有權申請回避的人
一、申請回避權是訴訟當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
在訴訟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或勘驗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當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當事人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請回避權,需要當事人的授權。
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審理。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檢察、審判人員,以及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自行回避:
①是本案的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
②本人或本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代理人。
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未自行回避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他們回避。司法人員未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請回避時,司法機關有權決定其回避。偵查人員在回避的決定作出前,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當事人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過程中,均可申請回避,如回避的申請被駁回,可申請復議一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回避也有專門規定。關于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的理由,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基本相同。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的緊急措施除外。法院應在回避申請提出的3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法院應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申請回避”的相關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老人的贍養權的條件
2020-12-04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處理或處罰
2021-02-21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