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代位權
代位權制度是債權保全的一種方式,現代各國立法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保障社會交易的安全,一般均設立了債權保全制度,我國《合同法》第73條對我國代位權制度做了原則性的規定,彌補了我國合同立法方面的空白。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缺乏具體立法依據,使得代位權制度無法發揮應有功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雖然對此作出補充性的規定,但其與其他國家的代位權制度大為不同,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方式過于單一,代位權的適用范圍過于狹窄等問題的出現,也局限了代位權制度功能的發揮。
當事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在彼此之間設立債權關系之后,債務人一般是以其全部債權作為債的擔保的,因此債務人的全部財產的增加與減少便與債權人的債權的安全系數有了直接的關系。當債務人放棄自己的債權或者將自己的財產贈與他人,致使債務無法或不足已清償時,勢必對債權人不公。因此,世界各國設立了債權保全制度,用以維護交易安全。
代位權概念分析
代位權在民法領域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它包括繼承人代位權和求償代位權,而后者又包括債權人代位權和債務人代位權。本文僅對債權人的代位權制度進行探討。所謂債權人的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享有的權利而害及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為保全其債權,可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之權的權利。該制度正式確立于法國,并對后世各國民事立法產生了重大影響。《法國民法典》第1166條規定:“債權人得行使債務人的一切權利及訴訟,但權利和訴訟權專屬于債務人的,不在此限。”此后,《日本民法典》第423條、《西班牙民法典》第111條、《意大利民法典》第1234條、我國《民法典》第242條亦有類似規定。我國債權人代位權的雛形最先見于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若干問題的規定》,其第300條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該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該第三人對債務沒有異議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但其僅適用于訴訟終結并已進入強制執行的情形,從而不具備普遍的意義。債權人代位權制度首先明確于我國《合同法》第73條,其中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從而確立了我國民法上的債權人代位權制度。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如何理解代位權”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政府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2020-12-29自建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26房屋買賣合同如何添加拆遷補償款
2020-12-26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安置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