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中的回避制度
1、回避適用的對象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適用回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員等。
2、適用回避的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是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如鑒定人是本案爭議標的的所有人之一);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這里所指的“其他關系”,是指除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及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之外的親密或仇嫌關系,足以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如審判人員是案件一方當事人的最親密的朋友)。
3、回避方式和程序
《民事訴訟法》粼5條規定,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可見我國回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并用。自行回避即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時,應主動退出該案件的審判及其他相關工作;申請回避則是僅屬于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權利,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申請,說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綜上所述就是律霸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我們生活中民事訴訟法中的回避制度是怎樣的一些相關法律知識,通過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知道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與案件相關的司法人員不能參加該案件的審理,這就是民事訴訟法中的回避制度。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小編建議大家可以咨詢律霸網,希望以上資料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責任成立要件
2021-03-14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02隱名股東確認后能否解散公司
2021-01-07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