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的理論基礎之一是不真正連帶債務[17],所謂不真正連帶債務是指多個債務人基于不同發生原因而偶然產生的同一內容的給付,各自獨立負全部履行之義務,并因債務人之一的履行而使全體債務歸于消滅的債務。[18]當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人對被保險人因保險合同而產生賠償債務,而第三人由于侵權或違約而對被保險人產生損害賠償責任或違約責任,這兩個債務人是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對被保險人負有不同的債務,因此被保險人對保險人和第三人享有分別的、獨立的請求權。保險人和第三人對于被保險人的債務的給付內容是同一的,且只是偶然聯系地在了一起,并由第三人承擔終局責任。在保險人作為債務人之一清償債務之后,債權并沒有實質消滅,被保險人的債權因轉讓而相對消滅,保險人取得實質債權,即獲得保險人向終局責任人(責任第三人)追償的代位求償權,這正體現了不真正連帶債務原理的對內效力。
再保險下,保險代位求償權的不真正連帶之債的法律理論基礎仍然存在。因為,正如原保險合同下的被保險人一樣,原保險人取得代位求償權后,再保險人對原保險人承擔合同之債,責任第三人對原保險人承擔損失賠償之債,這兩個不同的債務構成一個新的不真正連帶之債。如果原保險人從第三人處已經獲得損失賠償,又向再保險人請求再保險給付,則將產生雙重給付,這種新的不公平,需要在該責任第三人與再保險人之間進行利益平衡以消除此不公平。此不公平后果是由不真正連帶債權的實現引起的,是由私法的自己責任原則與公平原則相沖突造成的,為平衡各債務人之間的利益關系,責任第三人應當作為終局責任人承擔責任[19],因此,再保險人作為原保險人的債務人,在履行了義務后也應當享有代位求償權。
2、從再保險合同本身來看,再保險合同的性質為責任保險合同說。責任保險合同以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應付的民事賠償責任作為保險標的,當被保險人對第三人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而依法負民事賠償責任并受該第三人追償時,由保險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一種民事合同,其目的是實現法律責任的轉嫁,被保險人將共同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保險人。這種法律責任轉嫁的目的,既為維護被保險人自身的利益,避免因承擔巨額的責任而陷于困境,又為保障受害的第三人的利益,使其能夠獲得足夠的賠償。責任保險作為財產保險,保險代位權也應當適用于責任保險,但其適用范疇非常狹窄。責任保險合同的保險人支付保險金后,在被保險人對其他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情況下,保險人才可以在其支付賠償金的限度內,對造成損害的其他責任人享有保險代位求償權[20]。再保險合同是責任保險合同,因此再保險合同的再保險人對造成損害的其他責任人(第三人)也應享有代位求償權。
另一方面,從我國立法上來看,我國《保險法》第45條規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自向被保險人賠償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其中的“保險人”應視為廣義保險人,還是狹義保險人而不包括再保險人,學者們各執一詞,分歧很大。誠然,保險人與再保險人是兩個有明確含義的概念,從法條的字面含義來理解,該條款沒有賦予再保險人代位求償權。但是,按照保險法的原理來推論,既然再保險合同是一種責任保險合同,那么在這個合同中的被保險人為原保險人,而保險人為再保險人。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再保險人也可以按照《保險法》第45條的規定行使代位求償權。
3、再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最明顯地體現在原保險人處于破產時或無力支付的情況下。在原保險人已經賠償原被保險人之后,若原保險人經法院宣告破產,再保險人對其代位求償權并不知悉,本身也缺乏各方面的消息去行使這項權利,而通常情形下由原保險人統一行使求償權,則原保險人從責任第三人處獲得的代位求償的全部所得,也就很容易被列入破產財團。而再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大多被歸入一般債權,其受償順序不得不位于擔保債權之后,與其它一般債權按債權額之比例,就破產財產取得受償,這樣對于再保險人來說實為不利。實際上,原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所得并不完全屬于其本身的財產,其中有部分屬于再保險人的財產,再保險人有權向原保險人主張根據其承擔的責任大小而享有從第三人手中獲得救濟補償的份額。因此,原保險人應當在向原保險人的其他債權人償還債務之前,把再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所得全額返還給再保險人,而不是在擔保債權之后受償的與其他債權人共同按比例分享債務人的財產的一般債權。可見在原保險人破產或支付不能時,必須由再保險人來行使代位求償權,否則將會使責任第三人獲取不當利益,導致再保險人的權利不能得到救濟。
綜上所述,再保險人對于賠償及理賠范圍,以其再保險成分負責任,但對該項賠償之救助或追償所得,也應按其成分享有權利,[21]再保險人不能只負擔義務而不享有權利。由此可見,再保險人享有代位求償權是不容置疑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有權拒絕什么
2021-01-19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匯票出票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16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土地入股分紅屬于什么科目
2020-11-16拆遷安置糾紛如何調解
2021-03-02拆遷安置房怎么辦理房產證
2020-12-11拆遷安置房如何納稅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