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民交叉的理解與適用。
對于民間借貸案件發現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經濟犯罪的,是否適用“先刑后民”的原則?一種觀點認為,應當遵循“先刑后民”的基本原則,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民事案件應當駁回起訴或中止審理。第二種觀點認為,“先刑后民”只是刑民交叉時的處理方式之一,并非基本原則。在民間借貸案件涉及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經濟犯罪的情形下,除民間借貸的事實審查需要依賴刑事案件審理結果的外,刑事與民事案件應該分別立案審理,根據刑事與民事的不同實體法規范作出相應的處理。我們同意第一種觀點,同時考慮到該類情形并不符合民事訴訟法駁回起訴的法定要件,人民法院在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過程中發現當事人涉嫌集資詐騙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的,應當向偵查機關移送犯罪嫌疑線索、材料,偵查機關立案偵查的,原則上應當裁定中止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審理;偵查機關不予立案偵查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繼續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結后發現涉嫌犯罪且偵查機關已經立案偵查的,應當中止執行,等待刑事犯罪案件偵查與追贓結果。
2.借款合同與保證合同的效力認定。
關于借款人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出借人起訴保證人的,法院應否受理的問題。一種意見認為,借款人被判處刑罰并不必然導致主合同無效,相應地,保證合同亦應有效,保證人仍應承擔保證責任。第二種意見認為,刑法屬于強制性法律規范,主合同因違反刑法規定,必然也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無效合同的情形,保證合同也相應無效,保證人應承擔無效保證的法律責任。我們同意第二種意見,借款人涉嫌集資詐騙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被偵查機關立案偵查,出借人起訴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借款人的借款行為已經被人民法院認定構成集資詐騙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行為,出借人起訴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認定該保證合同無效,并依據擔保法第五條的規定,確定保證人的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