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的代位權訴訟是怎樣的
所謂債權人代位權,是“指債權人享有的為保全其債權,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權利而危及債權人權利的實現時,以自己的名義直接行使債務人權利的權利。”從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看,我國規定的是“代位訴權”,最高法院稱之為代位權訴訟制度,即債權人只能通過訴訟行使代位權。代位訴權包括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對次債務人提起訴訟、申請強制執行、申請訴訟保全等一系列訴訟權利。合同法對債權人代位訴訟的規定,突出了對債權人的保護,具有重大積極的意義。學界有關這方面的文章已經很多,但是司法實踐對這一新生事物還比較陌生,有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筆者在此不揣冒昧,試圖就一些重要問題作一簡單探討分析,就教于學界同仁。
研究代位訴訟制度,必須首先明確設定該制度的目的。合同法之所以要設立代位訴訟制度,是因為債務人怠于行使對次債務人債權的行為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為保護債權人的利益特賦予債權人特定的訴權。按照一般的訴權理論,行使訴權的人必須是爭議的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即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人。按照債的相對性原理,債權債務只發生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當事人不能對次債務人主張權利,次債務人也不能對當事人主張該債權。依據上述分析,代位權似乎缺乏理論依據。但如果拘泥于一般的訴權理論和傳統的債的相對性理念,不利于保護權利人的利益。案件非直接利害關系人可以為他人的利益提起訴訟,這已有先例,如遺產管理人和破產清算人雖然不是直接利害關系人,但可以提起訴訟,再如死者的近親屬為保護死者的名譽權可以提起訴訟。因此,在特定情況下應該賦予非直接利害關系人訴權,以保護有關的權益。在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債權損害了債權人利益的場合,如果不允許債權人為自己的利益代位訴訟,不僅會縱容債務人的惡意行為,使債權人的利益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護,而且久而久之,會培植不良的市場經濟秩序和商業道德。其次,債權人代位權是債之固有權,是“以行使他人權利為內容的管理權”,[2]是債的保全制度的發展。因此,代位訴訟制度通過將債務人的訴權賦予債權人來體現對債權人的保護,保全債權人的債權,并限制債務人的訴權,讓債務人承擔必要費用,以示對債務人的懲罰。最后,債務人怠于行使債權侵害債權人的利益,違背了誠信原則,基于誠信原則,應當給予債權人必要的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撞車逃逸怎么處理
2021-01-12和現役軍人離婚法律上對軍人有傾斜嗎
2021-03-10公司股份的隱匿、轉移五個類別
2021-03-24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