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
債務人的住所發生變更,在地點上,這種變更包括國內的遷移,也包括由國內向國外的遷移;在時間上,這種變更發生在保證合同簽訂以后,如果債務人的住所在保證合同簽訂以前就已經變更,應當認為債權人愿意承擔債務人住所變更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重大困難一詞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需要法官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利用其自由裁量權加以判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擔保法的司法解釋中將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可供執行明確為重大困難,無財產可供執行是發生重大困難的必要條件,如果債務人雖遠遷國外但其在國內有財產且容易執行,那么保證人仍享有先訴抗辯權。反之沒有財產在國內就不能享有。筆者認為這一解釋不排斥在實務中可能出現的其他重大困難情形,需要法官根據一般保證及先訴抗辯權的立法原意及具體情況作出判斷。
(2)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
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表明債務人不能清償全部到期債務已成定局,如果允許保證人行使先訴抗辯權,則對債權人明顯不公。同時根據我國破產法規定,破產案件受理后即進入破產程序,其他民事執行程序被中止,債權人無法就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不具備先訴抗辯權行使的必要條件。
(3)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先訴抗辯權。
先訴抗辯權是保證人的一項民事權利,因此,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拋棄。拋棄可以在訂立合同時載明放棄先訴抗辯權,也可以在訂立合同后明確表示放棄先訴抗辯權。對于拋棄的方式,國外一些相關法律規定明示或默示都可以,我國法律只承認保證人以書面方式拋棄。保證人一旦以書面方式放棄先訴抗辯權,即不能再行使此項權利。如果債權人請求保證人履行保證義務,保證人未拒絕而為清償義務,應視為放棄了先訴抗辯權,不能事后以抗辯權為由請求返還。
具體法條是:《擔保法》第17條第2款:一般保證得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久
2021-02-26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