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次效力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但應通知對方,并給對方一合理期限,使其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的擔保。中止履行既是行使權利的行為,又是合法的行為,當先履行方于履行期滿不履行債務或遲延履行,并不構成違約。中止履行是暫停履行或延期履行,它并不同于解除合同,其目的不在于使既有合同關系消滅,而是維持合同關系。如果先履行方解除合同,則其行為構成違約,后履行方可要求其承擔債務責任。先履行方中止履行,應當通知后履行方,通知方式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均可。
2.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未提供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而要求對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絕。
3.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先履行方應當繼續履行合同。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能力后,先履行方不再有對方不能給付的危險,因此應當恢復履行合同。
(二)第二次效力
如果合理期限屆滿,后履行方未提供適當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則發生第二次效力,即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