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有什么條件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要符合下列條件:
1、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和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先履行抗辯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是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單務合同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問題。當事人互負債務,如果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也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此外,兩項債務間應當有對價關系。如果沒有對價關系,也不存在先履行抗辯權。
2、當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順序。先履行抗辯權的當事人履行有先后順序之分,此為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最大區別。“先后順序”是依當事人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或者根據交易習慣而確定先后順序。只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的,后履行的一為當事人才享有先履行抗辯權。
3、須有先履行合同債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履行合同債務不符合約定。此為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其實質上是對應當先履行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抗辯,是在不終止合同效力的前提下,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利措施,既可以防止自己在履行后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又可降低成本。如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后付款”或“先付款,后交貨”,均有履行上的先后順序,若應當先履行義務而未履行,實為違約,則后履行當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4、須為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應當先履行的債務是可以履行的。若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不可能被履行了,則后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已失去意義。
先履行抗辯權有哪些效力
1、第一次效力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但應通知對方,并給對方一合理期限,使其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的擔保。中止履行既是行使權利的行為,又是合法的行為,當先履行方于履行期滿不履行債務或遲延履行,并不構成違約。中止履行是暫停履行或延期履行,它并不同于解除合同,其目的不在于使既有合同關系消滅,而是維持合同關系。如果先履行方解除合同,則其行為構成違約,后履行方可要求其承擔債務責任。先履行方中止履行,應當通知后履行方,通知方式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均可。
(2)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未提供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而要求對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絕。
(3)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提供擔?;蚧謴吐男校嚷男蟹綉斃^續履行合同。后履行方提供擔?;蚧謴吐男心芰?,先履行方不再有對方不能給付的危險,因此應當恢復履行合同。
2、第二次效力
如果合理期限屆滿,后履行方未提供適當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則發生第二次效力,即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房屋是否可強制執行
2021-02-07榮譽權有哪些特征
2020-12-11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合伙企業與個人合伙的區別
2021-03-04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
2020-12-13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