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當事人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合同法》第67條)。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我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按照《合同法》第67條的規定,構成先履行抗辯權須符合以下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關于互負債務是否指兩個債務處于互為對待給付的地位,有肯定說與否定說之爭。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
至于該順序是當事人約定的還是法律直接規定的,在所不問。如果兩個對立的債務無先后履行順序,就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而不成立先履行抗辯權。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債的本旨。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既包括先履行一方在履行期限屆至或屆滿前未予履行的狀態,又包含先履行一方于履行期限屆滿時尚未履行的現象。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債的本旨,是指先履行一方雖然履行了債務,但其履行不符合當事人約定或法定的標準、要求,即違約了。《合同法》第67條僅規定了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漏掉了履行債務不符合法定的要求,應予補充。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在這里指遲延履行、不完全履行(包括加害給付)、部分履行和不能履行等形態。
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
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是否需要明示,應區分:
(1)在先履行一方未構成違約時,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需要明示;
(2)在先履行一方已構成違約并請求后履行一方履行時,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需要明示;
(3)在先履行一方構成不能履行、拒絕履行、遲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但未請求后履行一方履行時,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需要明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慶商標注冊有什么流程
2021-03-22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