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人在繼承財產時,是否要同時接收被繼承人的生前債務呢?被繼承人生前債務如何處理?本文整理了相關內容,為您提供一定的參考。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繼承人接受繼承,應當承受被繼承人的財產權利和財產義務。也就是說,繼承人表示接受繼承,就應當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如果繼承人放棄了遺產繼承,則對被繼承人的債務沒有清償責任。若發生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時應如何處理?
處理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應注意的問題:
1、先確定遺產。在現實生活中被繼承人死亡時,屬于被繼承人的那部分財產,往往還處在家庭共有財產狀態中,其遺產尚未確定。因此在清償被繼承人債務時,先要從共有財產中分割出屬于被繼承人的那份財產作為真正的遺產,以此作為清償的依據。切忌不分青紅皂白把被繼承人家庭的財產都作為遺產并以這個“遺產”負責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
2、區分繼承人所負下債務的性質。分清被繼承人所負下債務的性質,只有在嚴格按照前文定義確認為是被繼承人的個人債務,才必須依限定繼承的原則辦理清償事務,即清償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反之,被繼承人所欠下的債務,雖是以被繼承人名義欠下,但是實際上是用于家庭共同生產生活的,就不能認定為是被繼承人的個人債務,而應作為家庭債務,由家庭成員共同負擔。
3、明確清償債務具體的程序。通常是繼承開始以后,繼承人應首先用屬于被繼承人遺留下來的財產來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清償后剩余的財產,才作為實際存在的遺產再按照遺囑或法定繼承來進行分割。當被繼承人的遺產主要是實物或不動產,不便清償債務時,應按照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的原則,可以先行折價或變現,然后再清償債務,也可以采取共有等方法償還債務。
4、幾種繼承人的清償責任分擔問題。(1)當只有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時,從原則上講,應當依照繼承人各自所得的遺產份額,按照比例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即多得者多還,少得者少還。當然這種清償仍必須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也就是說繼承人最多清償數額不超過他的繼承所得。(2)如果幾個遺產接受者中既有法定繼承人,又有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時,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繼承到的遺產清償債務,如其所得遺產不足以清償時,剩余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3)如果只有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的,應當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國簽證辦理流程
2020-12-17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