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的抗辯權定義是什么,抗辯權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抗辯權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抗辯權是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而狹義的抗辯權則是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
2.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典、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及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均未對抗辯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只有我國的《擔保法》第二十條第二款對抗辯權做了明確的規定,它將抗辯權定義為:“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很顯然,這是從狹義的角度給抗辯權所下的定義。
本文將要討論的正是狹義上的抗辯權。狹義上的抗辯權即包括: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權、保證中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合同法中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和順序履行抗辯權。
債務人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債務人接到權利轉讓通知后,轉讓行為就生效,權利的受讓人成為新的債權人,享有和原債權人同樣的權利,債務人向新的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債務人接到權利轉讓通知后,可以行使抗辯權來保護自己的權利。
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由于債務人的抗辯權是其固有的一項權利,并不隨權利的轉讓而消滅,所以,在權利轉讓的情況下,債務人可以向做為受讓人的新債權人行使該權利。
受讓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債務人權利的行使。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包括:同時履行抗辯權、先訴抗辯權、合同撤銷的抗辯權、債權已履行完畢的抗辯權、債權無效的抗辯權、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權等。
債務人可以行使這些抗辯權對抗債權人的請求權。權利讓與后,債務人還可能因某項事實產生新的抗辯權,比如,附解除條件的合同權利轉讓后,合同規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提出終止合同的抗辯。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起訴離婚程序
2021-01-27游樂場兒童受傷如何劃分責任
2021-02-26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土地承包合同訴狀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1-25農村拆遷空掛戶有補償嗎
2020-12-24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拆遷安置房產權證辦理
2020-11-24你收到的房屋拆遷評估報告合法嗎
2020-12-12農村征地安置補償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