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再審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申請再審,應當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審查申請和再審法庭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但當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選擇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零五條?申請再審期限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抗訴的方式
抗訴的方式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訴采取的方式。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訴的,應當制作抗訴書。抗訴書是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訴的法律文書,也是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監督權引起對抗訴案件再行審理的法律文書。抗訴書中應載明: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和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抗訴案件的原審法院對案件的編號及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抗訴的事實和理由;提出抗訴的時間。有證據的,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交抗訴書的同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或者提供證據來源。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再審,即只要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法院就應當直接進行再審,并不需要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
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具體的監督方式主要是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認為確有錯誤,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提請人民法院進行再審,即通過抗訴行使檢察監督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申請再審,應當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釋期間發現新罪怎么處理,發現漏罪怎么判刑
2021-01-16網絡小說重名是否構成侵權
2021-03-16離婚損害賠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1-08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