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封建統治者,往往同時采取死刑復核制度和死刑復奏制度兩大模式來將死刑案件的決定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紤]到法律史學界和訴訟法學界長期以來在死刑復核制度與死刑復奏制度的歷史嬗變及其相互關系問題上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意見分歧,甚至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認識,因此,筆者擬從如下方面對此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一)死刑復核制度的歷史嬗變
死刑復核制度始于何時?對此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死刑復核制度在南北朝時期已經確立?!盵2]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我國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死刑復核制度的萌芽,但正式的死刑復核制度到隋唐時期才確立?!盵3]筆者贊同第一種觀點。準確地講,早在北魏時期,死刑復核制度就已經被正式確立為一項法律制度。漢代也僅僅是對部分案件進行復核,還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一種對所有死刑案件普遍適用的制度。至于隋唐時期,則使該項制度發展到了一個非常完善的程度?!段簳ば塘P志》記載:**太武帝時規定:“當死者,部案奏聞。以死者不可復生,懼監官不能平,獄成皆呈,帝親臨問,無異詞怨言,乃絕之。諸州國之大辟,皆先漱報,乃*行?!睂τ凇段簳ば塘P志》的這一記載,學術界有著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這是死刑復奏的濫殤,有的則認為這是死刑復核的表述[4]。筆者認為,對此不能籠統而論,而應當通過準確分析其基本含義來加以理解。這里的“當死者”,即是指應當被判處死刑的人,說的是死刑復核所要適用的對象;“部案奏聞”,是指先要經過中央有關主管機關案問之后,再上奏皇帝,說的是死刑復核必須要經過的中間環節或程序;“懼監官不能平”,則說的是為何要進行死刑復核,或稱死刑復核所要達到的目的;“獄成皆呈”,即經過審訊和斷議之后,認為擬判處死刑的案件,都要上呈皇帝,顯然指的是死刑復核的時間及范圍;“帝親臨問”,是指死刑復核所要采取的具體方式;“無異詞怨言,乃絕之”,即訊問到囚犯表示完全服罪,沒有任何怨言和異詞之后,才可判處死刑,這是對死刑復核應達到的程度所提出的要求??梢?,《魏書·刑罰志》中所記載的這段史文,已經分別從適用對象、程序、原因、目的、時間、范圍、方式、程度等方面為我們全面展示了當時適用死刑復核制度的具體情況。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肯定地說,北魏在中國法制史上首次確立了對后世產生過深遠影響的死刑復核制度。此后各朝酌加損益,使這一制度更加趨于完備和縝密。至于其具體演變過程,筆者擬在下文第二部分中結合死刑復核的權限問題一并分析,故此出不再贅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前車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車碾壓如何定罪
2021-03-10值班律師收費嗎
2021-01-24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