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刑事案件二審應開庭審理
《刑事訴訟法》第234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于下列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一)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jù)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上訴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上訴案件;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四)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
律師分析:
我們注意到上述法條,被告人的辯護人、自訴人的訴訟代理人不屬于提出異議的主體就應當開庭的主體,在實務當中,筆者建議上訴狀還是讓被告人親自簽名確認較好。還有一個問題,如果被告人不上訴、檢察院不抗訴,刑事部分判決已經(jīng)生效,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僅就民事部分提出上訴的,即使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對一審認定事實、證據(jù)提出了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異議,二審法院也不需要因此開庭審理。該法條中的“死刑”僅指死刑立即執(zhí)行,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上訴案件不適用該規(guī)定。
為爭取二審開庭,在處理上訴理由方面我們應該抓重點,一是,圍繞一審認定事實和證據(jù)提出異議,“事實”包括定罪事實和量刑事實;二是,異議必須是有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哪些情形可能影響定罪量刑,司法界的觀點是:第一,原判認定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是否正確、是否清楚;第二,據(jù)以定罪的證據(jù)是否達到了確實、充分的程度;第三,自首、立功、累犯等法定量刑情節(jié)是否成立;第四,被害人過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酌定量刑情節(jié)是否清楚。
上述法條還有一個兜底條款“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如何理解與把握?司法界的觀點是,下列情形屬于“應當開庭審理的其他案件”:
(1)社會關(guān)注、影響重大的上訴案件;
(2)當事人或者其親屬強烈要求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
(3)同級人民檢察院建議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
(4)發(fā)回重審后再次提出上訴的案件;
(5)開庭審理有利于收到最佳社會效果的上訴案件。
當然,二審案件不開庭審理不代表辯護人就毫無用武之地,因為,二審法院不開庭審理必須訊問被告人,聽取辯護人的意見,辯護人發(fā)表有針對性的有效辯護意見,二審法院還是會采納的。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婚前個人財產(chǎn)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轉(zhuǎn)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被執(zhí)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試用期離職領(lǐng)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zhuǎn)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nèi)容
2021-02-20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永久性土地轉(zhuǎn)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