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是法律對某項權利保護的期間,錯過了這段期間,該項權利則不會受法律的保護。在債權債務關系中,債務的訴訟時效是多少年呢?債權人在向債務人主張債權時,若發現債務已過訴訟時效,那債權人怎樣能延長債務的訴訟時效呢?下文將為大家做詳細解答。
一、債務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
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重新計算。”
對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在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開始計算。
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1、對于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而其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2、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3、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二、怎樣能延長債務的訴訟時效
在快到訴訟時效期滿時,債權人可以采取下面10種自救措施,使訴訟時效中斷,轉被動為主動,以實現自己的權利:
1、要求債務人寫出還款計劃。與債務人協商,制定還款計劃或協議。這樣訴訟時效從還款計劃的履行期限屆滿時起再開始計算,就可以延長即將過去的訴訟時效。
2、與債務人對賬。既便于訴訟又能延續訴訟時效,訴訟時效從對賬之日起再開始計算。
3、起草與債務人清欠會談紀要。對于一時還不上債的單位,采用這種方法,既不傷和氣,又能掌握清欠的主動權,也能引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4、要求債務人找人。在一定期限內還款,逾期不還,由擔保人償還,訴訟時效從還債期限屆滿之日起重新計算。
5、找第三者證明曾問債務人主張過權利;訴訟時效從主張權利之臼起重新計算。
6、保留證據。如請求清償債務時出行的車票、住宿發票、信函、電報等,證明一直在主張權利。
7、每次清欠,盡量要求債務人支付路費。支付的路費從欠款中扣除,這樣也可使債權人的訴訟時效得到延長。
8、提起訴訟。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原訴訟時效中斷。
9、讓債務人同意履行。債務人對債權表示承認、請求延期履行、提供擔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視為同意履行義務。要求債務人立字據、簽訂清償債務的協議或制備忘錄。債務人不愿立字據的,可邀請無利害關系的第三方或有關單位見證,保存債務人同意履行的電話記錄、錄音磁帶、信件、電報和電傳等。
10、通過非訴訟方式主張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主張權利的請求,從提出請求時起,訴訟時效中斷。經調解達不成協議的,訴訟時效時間即重新計算;如調解達成協議,義務人未按協議規定期限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就從履行期限屆滿時重新計算。此外,債務人向仲裁機關或有關主管機關主張權利的,也可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產生債務后,債權人要注意對債務的管理,在債務人沒有及時還債時,債權人要及時主張債權,不要礙于人情而沒有及時向債務人討債,一旦過了訴訟時效,將很有可能會給債權人帶來不利的法律后果。而法律中規定的債務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不過適用中斷、中止。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海口律師。
債權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債權人訴訟要注意什么事項
債務糾紛打官司訴訟費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買房開發商逾期交房 購房人想退房怎么辦
2020-12-01撫恤金如何分配
2020-12-27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什么是老賴
2021-01-09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