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最新規定
新《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延期審理情形: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的規定,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以下情形影響審判進行,法庭可以對案件延期審理: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在法庭審理中,有關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向法庭申請新的證人到庭作證、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庭應當認真審查上述申請,如果認為這些申請是合理的,有可能影響到對事實真相的斷定,甚至是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斷,應當同意申請,當庭無法解決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等新的調查取證工作、鑒定、勘驗工作完成以后,再開庭審理。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檢察人員作為公訴案件中支持公訴的一方,應當在法院開庭審理時,有足夠確實、充分的證據指控被告人的罪行。檢察人員應當在開庭前認真調查取證,做好準備工作,在庭審過程中,如果發現了被告人犯罪的新的證據或者發現原有的證據還不夠確實、充分,為了準確、及時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可以向法庭提出補充偵查的建議,法庭接受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之內補充偵查完畢,將收集的指控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提交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決定再次開庭審理。
3.由于當事人申請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翻譯人員或者鑒定人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上述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處理的,當事人有權申請他們予以回避。在法庭審判過程中,當事人申請有關人員回避,合議庭認為其申請無理,依法駁回的,則審判活動繼續進行。如果合議庭對當事人的申請需要調查研究,不能當庭決定的,或者是合議庭認為有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確應回避,需要更換其他人員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
法律規定法庭在上述三種情形下可以對案件延期審理,其目的是為了準確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應當強調的是,法庭審判活動是嚴肅的,必須依法進行,除上述三種情形外,不能隨便以任何理由決定延期審理,以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有法定情形的,經上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工傷鑒定標準
2021-02-18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連帶債務執行應注意什么
2021-01-15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