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用速裁程序的法定情形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不適用速裁程序的法定情形包括被告人是盲、聾、啞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速裁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量刑建議或者適用速裁程序有異議的;
(五)被告人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沒有就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等事項達成調解或者和解協議的;
(六)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有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違背意愿認罪認罰、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或者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情形的,應當按照本章第一節或者第三節的規定重新審理。
刑事訴訟中誰來舉證
司法機關或某些當事人應當收集或提供證據證明應予認定的案件事實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認定、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
證明責任所要解決的問題是,訴訟中出現的案件事實,應當由誰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以及在訴訟結束時,如果案件事實仍然處于真偽不明的狀態,應當由誰來承擔敗訴或不利的訴訟后果。
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是指公安司法機關應當承擔收集證據,提供證據,證明案件事實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6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同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
上述規定表明: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分別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承擔依法收集證據,提供證據,證明犯罪的職責和義務。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不適用速裁程序的法定情形包括被告人是盲、聾、啞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展疫苗臨床試驗應當經過哪個部門批準
2021-03-02區片綜合地價多久調整一次
2020-12-15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土地轉讓年限是多久
2020-11-18購二手房改房拆遷利益有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