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到了法庭多久會判刑
我國法院的庭審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只要在審限內審結案件就可以。但是,按照實際情況,一般來說一次庭審的時間需要1到2個小時左右。如果案件權利關系簡單,通常一個小時左右可以審理完畢,要是有一定復雜程度的,需要1個多小時到2小時,或者2小時以上不等。
除此之外,還需要關注庭審中以下幾個時間:
1、關于被告答辯狀的時間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被告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會在收到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給原告。
2、法院通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
訴訟法規定是在開庭前3天通知。
3、法院審結案件所需時間
民事案件
簡易程序案件:3個月;
一審普通程序案件:6個月;
上訴案件:3個月;
特別程序:30天內;公告期滿后30天內;
再審案件:3個月內。
刑事訴訟
簡易程序案件:20天內(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一審普通程序案件: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
上訴、抗訴案件:2個月;
重審案件:3個月。
4、法院判送達判決書的時間
法院當庭宣告判決的,一般會在5日內送達判決書。
相關法律知識:有特殊理由可以申請延遲開庭嗎?
法院開庭是國家司法資源的利用,能夠影響開庭審理延遲的必須由法律規定。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法庭審判中,有三種情形是可以延期審理的: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3、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因此,需要參加審判的人如果不是遇到上面三種情況的,是無權申請延期審理的了。法院開庭審理是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的,訴訟參加人也都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按時間參加訴訟,這種規定說到底也是為了維護我們的訴訟權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相信大家都清楚,案件的實際情況不同,在庭審過程中所遇到的情況不一樣,這些都是會導致具體所花費的時間。因此針對具體案件,是無法估計從開庭到判決要多長時間,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咨詢,我們將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健康證明怎么寫,健康證明模板有哪些
2020-11-18與精神病人結婚,其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6不合適的律師該怎么解聘呢
2021-01-29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房屋拆遷如何安置傷殘老人
2021-02-22關于無證房屋拆遷補償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31有營業執照的門面拆遷能按商鋪補償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