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訴人提審要怎樣做
1、要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說話”的權利
犯罪嫌疑人“說話”的權利,是其對相關案件事實所作的有關陳述,而并非暢所欲言。一般案件到了審查起訴階段,偵查機關會認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基本充分,公訴人切不可一接到案卷就想到立即給犯罪嫌疑人定罪,承辦人對公安移送過來的所有證據應持懷疑之態度。如果完全認可了公安機關所取證據的關聯性、適格性,那么聆聽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的陳述只是走了一個形式而已,不具有任何實質性意義。既然我們奉行的是無罪推定的原則,那么對于公安機關指控犯罪成立的證據就應當一一重新核實,在初步認定犯罪嫌疑人無罪的情況下審查所有的證據。提審時訊問側重于犯罪嫌疑人對案件的陳述和辯解,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犯罪嫌疑人的認罪。
2、訊問時盡可能由犯罪嫌疑人自己親自對相關事實的陳述
有時候為了追求工作效率,提審訊問時,承辦人進行排比性設問,由犯罪嫌疑人僅僅回答“是、對、正確”等等。筆者認為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讓其做簡答題,而非判斷題、選擇題。防止整個提審階段只聽到犯罪嫌疑人“是、是、對、對”的聲音。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誘供之嫌,并在訊問中及時發現問題。當然對于有些文化水平比較低、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比較差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根據具體之情況,在訊問的時候多羅列出幾種情況,讓犯罪嫌疑人進行選擇。
3、對于犯罪嫌疑人拒不認罪的要以證據突圍
公訴機關的承辦人經常會遇到犯罪嫌疑人拒不認罪,這時承辦人要抓住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與證據的矛盾,尋找破綻,通過層層設問,出其不意地揭露犯罪嫌疑人辯解與行為的自相矛盾。使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是,發問的問題都要有證據證實,承辦人可先問幾個不爭的事實,再抓住犯罪嫌疑人辯解與證據證明的事實間的矛盾,通過有機地組合發問,置犯罪嫌疑人于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步,揭露犯罪嫌疑人陳述的虛偽性。如卜某合同詐騙案,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拒不認罪,百般狡賴,到了提審訊問時,承辦人做到案情爛熟于胸,列出訊問提綱,在犯罪嫌疑人回答后不急于揭露,再結合證據層層設問,最后犯罪嫌疑人回答自相矛盾,難以自圓其說,只能語塞。這時承辦人又適時對犯罪嫌疑人指出,犯罪嫌疑人的這段陳述顯然與事實不符,并交待刑事政策,如果當庭認罪能從輕處理,希望犯罪嫌疑人能認真考慮,下次在法庭上公訴人會以大量的證據來證實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本案到了開庭時,當公訴人在法庭調查訊問時,就已知道了被告人已準備認罪了,本案最后以被告人認罪適用普通程序簡化審結。
二、庭審中公訴人如何訊問
公訴庭審既要追求庭審質量,也要追求庭審效率。因此,公訴人舉-證要細致全面,又要簡明扼要。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突出舉-證重點。舉-證的重點內容包括:(1)證明犯罪構成要件中核心事實的證據,比如故意傷害案件中證明傷害程度的證據、盜竊案件中證明盜竊數額的證據。(2)證明被告人犯罪實施階段的證據。實施犯罪是犯罪過程的中心階段,是形成定罪量刑的主要事實根據的階段。(3)證明經預測可能成為控辯焦點的事實與情節的證據。如受賄案件中證明被告人主體身份是否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證據等。
第二,分組進行舉-證。對于證據量比較大的案件,公訴人可對證據進行分組舉-證,采取分組舉-證要注意的問題是:(1)分組要邏輯合理。分組要體現公訴人對證據的合理歸納與組合,對證據組合的邏輯思路要清晰。特別是重大復雜案件,分組舉-證前要先說明舉-證方式。(2)每組舉-證要作小結。公訴人在法庭上不僅要履行舉-證責任,還要履行說明義務,舉-證階段就表現為對每組證據的舉-證情況進行小結,簡明扼要地論證所舉該組證據是客觀真實、合法有效的,證明犯罪事實達到了證據確實、充分的程度。
第三,審判階段非法證據排除過程中的舉-證策略。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公訴人提審要怎樣做”問題進行的解答,公訴人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提審時,要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陳述的權利,盡可能由犯罪嫌疑人自己親自對相關事實的陳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稅務局能否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13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企業繳納五金一險是否有什么強制措施
2021-01-16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涉外婚姻出生證明如何辦理
2021-02-21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
2021-01-01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