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應對唐某作出法定不起訴處理。理由是雖然刑訴法第十五條以列舉方式對法定不起訴的范圍進行了框定,但也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法定不起訴包括所有不構成犯罪的情況。若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作撤案處理,程序回流,既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犯罪嫌疑人權利的保障。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根據高檢院《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處理。理由是唐某的行為是正當防衛,屬于“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而不屬于刑訴法第十五條規定的“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將唐某的行為作法定不起訴處理于法無據。而且將不是犯罪的正當防衛行為,與“不認為是犯罪”的行為以及其他已經構成犯罪但“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混為一談,顯然不合理。
評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此案在處理上出現爭議首先是法律規定的不完善造成的。刑訴法規定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的刑事訴訟過程中最終只能作出起訴或不起訴的決定。對于已經認定是正當防衛的行為人,如將其起訴到法院由法院作出無罪判決,顯然是極其不合理的司法行為,而且也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作證據不足,不能認定為犯罪的存疑不起訴和犯罪情節輕微的酌定不起訴也顯然不符合法律規定。刑訴法在第十五條規定了在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經特赦令免除刑罰;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等6種情形下,檢察機關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是法定的不起訴情形,即法律明文列舉的6種情形下,檢察機關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沒有選擇和裁量的余地;而除此6種情形外,檢察機關不能適用此條作出不起訴決定,檢察機關作為司法機關不能越權對此條作擴張解釋,這是“法定不起訴”的法律含義。正當防衛顯然不是刑訴法第十五條(1)至(5)項規定的行為。正當防衛也不是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因為免予追究刑事責任是以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為前提的,而法律規定正當防衛是不負刑事責任,屬于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范疇。正當防衛是得到法律肯定的行為,是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公序良俗的行為,是對社會有益的行為。對于法定不起訴的情形,《國家賠償法》規定屬于國家賠償的免責事由之一,《人民檢察院刑事賠償工作規則》規定屬于請求賠償的違法侵犯人身權情形應當依法不予確認的一種。如果正當防衛的行為人,被逮捕羈押后由檢察機關作出了法定不起訴的處理,就會出現無辜的人不能得到國家賠償的不良后果。因此,依照刑訴法第十五條對正當防衛人作出法定不起訴既不符合法律規定,也不合情理。雖然很多專家學者提出應修改法定不起訴的適用范圍,將經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和犯罪事實并非犯罪嫌疑人所為等情形納入法定不起訴的范圍。但那是為完善法定不起訴的法律規定而提出的理論觀點,檢察機關并不能以此作為適用刑訴法第十五條作出法定不起訴的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去世后撫恤金發放有時間規定嗎
2021-01-01滯納金是否可以單獨申請執行
2021-01-12如何判斷當事人是否有合伙協議
2021-02-19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