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制止經濟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專門制定了法規。低價銷售鮮活產品是不正當競爭嗎?生鮮易腐的鮮活產品由于其特殊的商品性質,保質期較短。一旦腐壞,未銷售出去的部分將使經銷商受到經濟損失。故我國關于不正當競爭的法規中特別對鮮活產品進行了規定,以下是規定原文和真正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匯總。
一、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哪些
(一)欺詐性交易方法
包括4種:
1、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既是商標侵權行為,也是不正當競爭行為;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或姓名,使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二)商業賄賂行為
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了推銷或者購買商品,采用行賄手段以獲得競爭優勢的行為。它與合法的“回扣”、“折扣”、“傭金”的區別在于,賄賂所給予的財物或其他好處不在交易對方的正規賬目中予以反映。
(三)虛假廣告
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使公眾知道的方法,對產品的質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四)侵犯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效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包括: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所述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應知前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五)掠奪定價
掠奪定價是指經營者以擠垮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的行為。構成掠奪定價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需以擠垮對手為目的,同時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為條件。但銷售鮮活商品,處理有效期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商品,季節性降價,因清償債務、轉產、歇業等原因而降價銷售的商品等不屬掠奪定價。
(六)欺騙性有獎銷售和巨獎銷售
經營者采用謊稱有獎或者讓內部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銷售商品,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產品,均構成欺騙性有獎銷售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巨獎銷售是指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000元的有獎銷售行為。巨獎銷售容易助長盲目消費,對中小企業是一種威脅,無形中破壞了公平競爭的秩序,因而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七)詆毀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
商業信譽是社會對經營者從事的經營活動所作的全面評價。這種評價反映了經營者的商業形象,形成了屬于經營者的一種具有財產內容的特定的信譽。詆毀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的行為主體須為經營者,方式為捏造事實、散布虛假消息。經營者違反上述規定,給被侵害者造成損害的,均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法規中具體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原文
第二章 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1、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第六條 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第七條 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
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第八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賬。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入賬。
第九條 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廣告的經營者不得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制作、發布虛假廣告。
第十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第十一條 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1、銷售鮮活商品;
2、處理有效期限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
3、季節性降價;
4、因清償債務、轉產、歇業降價銷售商品。
第十二條 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第十三條 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
1、采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2、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3、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千元。
第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第十五條 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
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
欺詐性銷售行為;賄賂;制作虛假廣告;作出與商業秘密相關的不合法行為;進行掠奪定價和詆毀其他經銷商信譽等行為,均屬于不正當競爭。低價銷售鮮活產品是不正當競爭嗎?法律規定,銷售鮮活產品;對任何商品進行季節性的降價;處理積壓到期商品;以償還債務和解決經營困難為目的而銷售商品等行為全部不屬于不正當競爭。
特許經營權的近期發展狀況
非法經營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特許經營備案管理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抓錯人怎么辦?會有相應賠償嗎
2021-02-12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房屋拆遷,營業房怎么定性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