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是否對保證人有效?
訴訟時效中斷是對保證人有效的,對保證人的訴訟時效中斷,是有效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在當代社會訴訟時效中的這個問題,對于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并不是特別的熟悉,因為本身這個名詞就是屬于法律上面的一種概念,簡單點來說就是自己所擁有的一定的權利是受到時間限制的,超過這個時間的話就不再保護了。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借條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借條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