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合伙企業關于解散的決議由誰作出?
由股東大會作出,涉及到重大事項的處理都由股東大會表決處理。公司解散是已經成立的公司,因公司章程或者法定事由出現而停止公司的對外經營活動,并開始公司的清算,處理未了結事務從而使公司法人資格消滅的法律行為。根據公司解散是否屬于自愿,公司的解散事由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任意解散事由;另一類是強制解散事由。
公司解散時,應當依法進行清算。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15日內成立清算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有下列情形之一,債權人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組進行清算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1)公司解散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
(2)雖然成立清算組但故意拖延清算的;
(3)違法清算可能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股東利益的。
具有上述情形,而債權人未提起清算申請,公司股東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組對公司進行清算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二、公司解散的后果
解散是否導致公司法人資格的終止因國家而異,英國實行“先算后散”體制,解散即意味著公司法人人格的終止,我國實行“先散后算”的體制,美國、日本和歐洲大陸國家亦然,這種解散并不導致公司法人人格消滅,只是導致清算程序的發生。只有清算完成后,公司的法人人格才消滅。
1、進入清算程序
除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外,在其他解散的情形下,公司均需進行清算。通過清算,結束解散公司的既存法律關系,分配剩余財產,從而最終消滅其法人資格。
2、公司仍存續,但應停止積極營業活動
在清算期間,公司存續,但不得開展積極的經營活動,即其活動限于與清算有關事務。
3、解散公司在特定情形下仍可恢復
我國未作規定。日本準予自愿解散的公司,在清算結束前經股東大會決議而恢復。德國亦然。
在企業因經營困難而導致不能繼續生產經營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由所有股東表決是否需要解散。但如果涉及到其它公司可以進行重組或者合并的情況下,則是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股權的轉讓處理,具體情況應當根據程序進行。
合伙企業解散的程序具體有哪些?
合伙企業解散財產分割方式是什么?
我國合伙企業解散清算有哪些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死亡怎么賠
2020-11-09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利用注銷企業公章簽拆遷協議合法嗎
2021-02-08婚前房屋拆遷補償算婚后財產嗎
2021-01-09八點要素告訴你郊區商品房能不能購買
2020-11-14公房拆遷中拆遷人慣用的伎倆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