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擔保過了兩年還有效嗎
《擔保法解釋》第32條規定,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于或者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但對于保證期間能否超過兩年,沒有規定。
從上述條文來看,保證期間應優先尊重當事人之間的約定,法律并未對保證期間的最長時間作出限制性、禁止性規定。
根據民法意思自治原則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擔保債權人與保證人可以自行約定保證期間,當事人約定的保證期間超過兩年的,應認定有效。但是如果主債務超過訴訟時效,即使還在保證期間,保證人也可以主張訴訟時效的抗辯權。法律原理:主債務是主合同,保證是從合同,主債務結束,從債務自然結束。
二、擔保的注意事項
1、不要人情擔保。在訂立擔保合同時,擔保人礙于情面,對被擔保人缺乏應有的資信調查,盲目簽訂擔保合同,
2、不要行政命令擔保(或稱領導干預擔保)。這種擔保違背自愿原則,在是否設立擔保、采用何種形式擔保、擔保多大范圍的債務這些問題上不是由當事人商定,而是在領導干部用行政命令或出面干預的情況下設定的,容易產生糾紛。
3、不要賄賂擔保。這種擔保往往通過賄賂錢財或禮物來達到設立擔保合同的目的,如李某在某地辦了一個建材廠,急需流動資金。李某找到某局領導:“我們廠急需10萬元資金,貸款機構方面的工作我已經做好了,就缺擔保人,事成后再給你1萬元。”該領導便以該局名義予以擔保,后李某的建材廠因產品質量問題關門停產,李某逃之夭夭,該局因此遭受損失,該領導也受到查處。
4、不要無知擔保。有些人對被擔保人的主體資格不做審查,對擔保范圍、責任期限、責任方式也沒明確約定,便盲目在擔保合同上蓋章,還說什么“反正自己貸款自己還,我只不過蓋個章辦個手續而已”,等到出了問題,才如夢方醒。
5、不要無效擔保。我國《擔保法》規定,具有代為清償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才有資格做擔保人,國家機關、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不能作為擔保人。如果由這些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作擔保,會因不合主體資格而導致擔保合同無效,這點在訂立擔保合同時應多加注意。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認定保證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后又在催款通知書上簽字問題的批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保證期間屆滿債權人未依法向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的,保證責任消滅。保證責任消滅后,債權人書面通知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清償債務,保證人在催款通知書上簽字的,人民法院不得認定保證人繼續承擔保證責任。但是,該催款通知書內容符合合同法和擔保法有關擔保合同成立的規定,并經保證人簽字認可,能夠認定成立新的保證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保證人按照新保證合同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名只簽單個姓氏有效力嗎
2021-02-19勞動局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24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主債務分期履行情況下的保證期間的起算
2021-03-25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