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被害人的訴訟主體資格我國《刑事訴訟法》將被害人確立為當事人,并賦予其一系列的訴訟權利。這既適用于自然人被害人,也應適用于單位被害人。換言之,作為被害人的單位在公訴案件訴訟程序中應與自然人被害人一樣,擁有訴訟主體的資格,成為案件的當事人。
這一判斷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單位被害人的實體權益遭受了侵害,刑事訴訟的進行使它的權益處于待判定的狀態。一般而言,單位被害人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不僅有經濟上的利益,還有名譽、信譽、機會乃至生存能力等方面的權益。與自然人相同,受害的單位有著強烈的追訴犯罪和使加害者受到合法的報應這樣一種愿望和要求,而不僅僅擁有要求賠償的欲望它的這些愿望和要求能否得到司法機關的承認和維護,取決于被追訴者能否被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刑事訴訟的進行客觀上使單位被害人的實體權益處于待判定的狀態,它的實體權益也會受到刑事訴訟結局的直接影響。在此情況下,被害單位必須擁有訴訟主體資格,充分而有效地參與到訴訟中來,才會對訴訟過程和結局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做出肯定的評價。
2、單位被害人擁有進行刑事訴訟活動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能夠行使當事人的權利,履行當事人的訴訟義務。單位作為法律上的實體,雖不像自然人那樣,可以親自直接實施行為,但它可通過自己的代表人表述自己的意志并實施各種訴訟行為。像民事原告人一樣,刑事案件中的被害單位也可以通過其代表人實施追訴活動,行使訴訟權利,并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和法律后果。因此,單位被害人不僅在實體上有著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的欲望和要求,而且在訴訟程序上有著權利主體的資格和為行使這些訴訟權利而實際參與訴訟過程的能力。
二、單位被害人參與刑事訴訟的方式單位作為被害人參與刑事訴訟,與自然人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訴訟地位、所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所負擔的訴訟義務基本相同。但由單位本身性質所決定,單位被害人參與刑事訴訟的方式與自然人有所不同。
1、單位被害人應通過其法定代表人來行使訴訟權利、負擔訴訟義務。與單位嫌疑人、單位被告人不同,單位被害人是單一的,不存在被害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因此由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代表被害單位參與刑事訴訟活動,不僅不會帶來訴訟的混亂和無序,而且有助于訴訟的順利進行。
2、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事實上具有被害單位的“訴訟代表人”的身份。他在訴訟中擁有獨立的訴訟地位:他本人不是被害人,也不是證人(如果他是證人,就不能夠擔任訴訟代表人),但他的陳述一般應屬于被害人陳述,他有權行使被害人的一切訴訟權利,他的行為應由單位承擔后果。
3、單位與自然人一樣,作為被害人,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可以提起自訴,成為自訴人。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三種自訴案件:一是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二是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三是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在這三種案件中,單位均可能成為被害人。如果在這三種情況下只允許被害的自然人而不允許被害單位提起自訴,并作為自訴人參與訴訟活動,那么單位被害人的訴訟權利將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夫妻離婚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02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