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一次從字面意思我們就能對其有所了解,但此抗辯和合同中的抗辯權相比差別是非常大的,內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容易把這兩者弄混淆,還有很多人會認為這兩者是沒有區別的,可是我們如果無法分清楚兩者的區別的話,自然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影響,那具體來說民法上的抗辯權與抗辯的區別是什么呢?
抗辯與抗辯權的區別
抗辯與抗辯權這兩個源自羅馬法抗辯(exceptio) 制度的法律概念,因淵源相同、語義近似的關系,在法律文獻中被混用的情形時有發生。換言之,針對同一法律現象,人們有時使用“抗辯”來表達,有時又通過“抗辯權”來指代。然而,正如“請求權”不能被視為“請求的權利”,“抗辯權”也不能被視為“抗辯的權利”。抗辯與抗辯權具有不同的法律內涵:前者有時泛指所有的防御主張,有時卻特指對請求權不存在或者已經消滅所提出的異議,即事實抗辯;后者以請求權為產生和行使的前提,以對抗請求權為目標,常以“拒絕給付”為表征。嚴格界定抗辯與抗辯權的法律定義,辨析二者之間的差異和聯系,不僅是理論建構的要求,更將對審判實務產生重大影響。
1、對抗的內容不同。抗辯的對抗內容體現在:對方的權利未發生,或者對方的權利雖然曾經發生過,但已因某種事由而消滅。而抗辯權是請求權的對抗權,其對抗內容體現在:雖然對方的請求權存在,但是自己依據抗辯權享有拒絕給付的權利。例如,在無先后履行順序的合同中,雙方的履行請求權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時均已產生,但是任何一方可以依據同時履行抗辯權,在對方未為履行之前,拒絕為相應的給付。
2、在是否需要當事人自行主張方面不同。訴訟中,事實抗辯無需當事人主張,法官可以主動援引。[26]而抗辯權需要當事人自行主張,法官不可主動援引。正因為如此,德國民法學界才用“Einrede (需要主張的抗辯) ”和“Einwendung(無需主張的抗辯) ”兩個術語來概括抗辯權和事實抗辯,從而將二者很好地區分開來。
抗辯和抗辯權雖說只多了一個字,但是其內容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當前的社會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分清楚民法上的抗辯權與抗辯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民事訴訟過程中,我們遇到這抗辯時一定要分清楚我們需要做的是哪一種抗辯,用哪一種方式進行,當然如果無法確定的話,可以選擇咨詢律師給予答復。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及抗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可以贈予嗎
2021-02-22違建房子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4企業拆遷補償協議范本
2021-01-04宅基地拆遷補償程序有哪些
2020-12-12關于房屋拆遷許可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