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不立案怎么辦,立案過程中要注意哪些
一、公安機關不立案怎么辦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馗嫒巳绻环梢陨暾垙妥h。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1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應當在決定立案,并且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同時人民檢察院也應當采取措施,依法對通知立案書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人民檢察院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人民檢察院可以直接立案偵查。
二、立案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1、粗線條地收集材料和進行審查。在實踐操作中,由于對立案審查規定了具體期限,因此對一些復雜、牽涉面較廣的案件,特別是涉及行為地、人員分散、涉及面廣的案件,偵查人員便無暇深入、細致地調查、分析,作出的不予立案決定往往材料不到位。
2、在確認是否有犯罪事實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過程中受“不破不立”思想的支配,在主觀上將立案標準與定罪量刑標準相混淆。
3、對立案調查程序認識有偏差。在調查核實中往往先入為主,僅是根據控告、舉報、報案等材料反映的內容進行調查,未對材料所涉及的其他可能構成犯罪的事實作調查,單方面的收集證明有犯罪事實或無犯罪事實的材料,將造成材料的偏向性,不能客觀、全面地作立案判斷。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不立案的情況下,我們如果不服,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請行政復議。人民法院認為應該立案的,公安機關應該在收到要求立案的通知以后15日內立案。立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收集的材料應該有客觀性,不能有偏向性。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的,歡迎在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工廠碰瞎一只眼睛可以獲得多少賠償
2021-02-20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