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訴訟案件中,如果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義務人是有法定拒絕的權利的。對于這個拒絕的權利,就是法律上所說的抗辯權。行使抗辯權,是當事人的一項權利。在需要行使抗辯權的時候,當事人應當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行使抗辯權,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為了便于大家理解,下面將為大家介紹,行使抗辯權的條件是什么?
行使抗辯權的條件是什么?
合同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應當滿足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和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先履行抗辯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是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單務合同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問題。當事人互負債務,如果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也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此外,兩項債務間應當有對價關系。如果沒有對價關系,也不存在先履行抗辯權。
二、當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順序。
先履行抗辯權的當事人履行有先后順序之分,此為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最大區別。“先后順序”是依當事人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或者根據交易習慣而確定先后順序。飛只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的,后履行的一為當事人才享有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有先履行合同債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履行合同債務不符合約定。
此為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其實質上是對應當先履行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抗辯,是在不終止合同效力的前提下,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利措施,既可以防止自己在履行后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又可降低成本。如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后付款”或“先付款,后交貨”,均有履行上的先后順序,若應當先履行義務而未履行,實為違約,則后履行當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四、須為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應當先履行的債務是可以履行的。
若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不可能被履行了,則后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已失去意義。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抗辯權的行使是普遍的。雖然抗辯權可以維護當事人的權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訴訟案件,其當事人都可以行使抗辯權。首先,當事人需要滿足行使抗辯權的條件,之后,才能更好的行使抗辯權。小編已經將抗辯權行使的條件介紹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購買使用盜版產品算侵權嗎
2021-01-14因為合并公司注銷怎么處理
2020-12-03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