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在路上撿到他人遺失的物品,有些人并沒有將其交給派出所,而是私自留下使用。在民法體系中,取得他人物品可以分為善意取得和不當得利。兩者從本質上是不同的。那么撿到他人遺失物能否善意取得?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編給出的分析。
一、遺失物能否善意取得?
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所謂善意取得,是指動產占有人或者不動產的名義登記人將動產或者不動產不法轉讓給受讓人后,如果受讓人取得該財產時出于善意,即可依法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或其他物權的法律制度。如果雙方當事人僅僅達成合意,沒有物權變動的公示行為,當事人之間只是債的法律關系,沒有形成物權法律關系,不能發生善意取得的效果。
二、善意取得符合哪些條件?
善意取得須符合以下三個要件:
1、受讓人受讓財產時主觀上是善意的。受讓人善意,是指受讓人相信財產的讓與人不是無處分權人。
2、以合理的價格有償受讓。無償方式取得財產的,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3、轉讓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三、歸還別人的遺失物有權要求報酬嗎?
我國《物權法》第112條明確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需要注意的是,拾得人在拾到他人遺失物之后,負有妥善保管遺失物的義務,如果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拾得人要承擔賠償責任。當然,由于拾得人歸還他人遺失物并不領取報酬,所以拾得人只在保管遺失物時有重大過錯,即故意和重大過失時才對拾得物的毀損、滅失負賠償責任。如果只因一般過失造成拾得物毀損、滅失,拾得人不負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撿到他人遺失物并不算善意取得,因為行為人不是出于善意拿到物品的,這種行為應當算作不當得利。善意取得必須附有一定要件,包括受讓人主觀上是善意的,必須以合理價格有償轉讓等。現在。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去世后撫恤金發放有時間規定嗎
2021-01-01告行政機關時行政機關來取證不給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0老公失業而離婚可以離嗎
2020-12-24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