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很難做到拾金不昧,事實上,如果見到比較貴重的東西很難有人不動心,于是不太愿意完整地將遺失物交還失主。其實,按法律規定遺失物交還是有報酬費的,而遺失物報酬費也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計算標準,設立遺失物報酬費也有一定的依據和意義。
第一、權利義務統一是民事法律關系的核心,也是民法公平原則的體現 。
既然法律對拾得人課以種種義務,而且拾得人從拾得到最終還給受領人的過程中付出了勞務,有業務就應有權利,有付出就應有回報,故拾得人要求給付報酬是合情合理的。且據權利義務的統一性,法律引入報酬請求權,相當于也加重了拾得人的責任——即必須盡一善意管理人的注意義務,如不盡此義務,不僅喪失此權利,還可能要承擔由此引起的各種民事、刑事、行政等責任。
第二、受領人在拾得人的幫助下使遺失物安然歸來,理應為這種失而復得的財物付出必要的代價。
此能在客觀上間接促使財物的占有人妥善謹慎的保管好自己的財物,避免和減少遺失現象的發生。否則如果無償歸還,則等于認可失主對因為不謹慎引起的后果不負責任,這就會導致人們以低效率的方式行事。
第三、確立遺失物拾得人的報酬請求權是我國當今社會發展階段的需要。
法律積極提倡高尚的社會主義道德是必要的,但法律不能脫離社會普遍的道德水準所達到的程度。法律必須遷就現實,賦予拾得人報酬請求權,變無償歸還為有償,作為對其辛勤勞動的報酬,是符合當今社會的實際道德水平的。而且依法理權利人可以放棄權利,拾得人自愿無償歸還拾得物也是可以的,并不妨礙社會主義道德的發揚。
《物權法》關于遺失物制度的相關規定:
1、拾得人的權利
①拾得人必要費用的請求權。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②有權請求權利人支付承諾的報酬,但沒有報酬請求權。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2、拾得人的義務
①拾得人將拾得物返還權利人的義務。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②拾得人妥善保管的義務。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相信還是能夠比較好地促進人們將遺失物交還原主的,不是說所有人為了那些報酬費才這么做,但是本著公平的原則,這樣能夠使得雙方都有一個比較滿意的結果,所以本著弘揚中華傳統的美德,這條規定也應不斷完善并加以弘揚。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土地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方法是什么
2020-12-07土地流轉補償方案的相關內容
2020-11-18農村商業用房拆遷補償辦法是怎樣的
2020-12-01公司拆遷補償事項
2021-02-07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拆遷安置房沒有錢補差價怎么辦
2020-11-22嘉興農村拆遷安置房有沒有房產證
2020-12-20農村拆遷按照人口賠償嗎
2021-03-22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21農村的房屋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