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公民更加關注自身權益的保護,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因為一些原因需要和他人簽訂合同,為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我國法律規定,合同雙方是擁有抗辯權的,那么其中同時履行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有什么區別呢?我們來關注下。
一、概念不同
1、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在沒有規定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一方在當事人另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有權拒絕先為給付的權利。
2、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二、構成要件不同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1、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2、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3、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4、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二)先履行抗辯權構成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債的本旨。
三、適用條件不同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由同一雙務合同產生的互負債務,且雙方債務有對價關系;
2、當事人雙方互負的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且均已屆清償期;
3、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按合同約定履行債務;
4、對方當事人應履行的義務是可能履行的。
(二)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
2、該合同需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兩者概念不同,構成要件不同,當然適用的條件也是不一樣的,同時履行抗辯權存在的合同是沒有履行順序的規定的,而先履行抗辯權是有順序規定的,當然兩者都存在于互負債務的雙務合同之中,都是對雙方權益的保護。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公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02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