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物權法上,針對遺失物埋藏物做出了相關法律規定。通俗的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丟失了的物品就被稱為遺失物。我們發現的地下埋藏的東西,就稱為埋藏物。但是有很多人分不清楚遺失物和埋藏物的區別。分清楚它們二者的區別是進行遺失物,埋藏物歸屬問題判定的前提。
一、遺失物
在我國法學界,學者們對遺失物所下的定義各不相同。筆者認為,遺失物是占有人確定但占有人喪失了占有的動產。
遺失物的構成要件包括:
1、須為有主的動產。遺失物不是無主物,遺失物是有人所有現卻無人占有而已,無人占有不同于無人所有,無主物可以成為先占的客體,而無人占有之物卻不能當然的依先占取得所有權。與此同時,“遺失”一詞意在下落不明,故只有動產才能遺失,不動產的位置是固定的,即使被他物掩蓋仍不能為遺失。而權利是法律賦予權利主體作為和不作為的許可或認可。作為一種抽象觀念,權利也不存在被遺失的情形,但某些財產權利證書,如提單、倉單、記名證券等,則不妨成為遺失物。
2、須占有人喪失占有。喪失占有是指占有人喪失其對于物的事實上的管領力。占有狀態是否喪失,應依客觀情形及社會觀念而定,但此種管領力的喪失必須為確定的喪失,僅于一時不能實現管領力,不能稱為喪失占有。如手上的物品從高樓落下,自家動物進入他人領地,應允許所有人或占有人尋回,不能稱為遺失物。于自己居住的房屋內(包括自有房和租借房)忘記置于何處的物品也不是遺失物,因為物品仍處在權利人的管領之下,所謂“房屋不喪失任何占有”。
占有的喪失,是否由于占有人的疏忽,在所不問,但占有的喪失須非出于有權處分人的意思,也非因他人的侵奪。對物有處分權的人自己拋棄之物,非遺失物。直接占有人或占有輔助人拋棄占有物而未經占有人或其主人同意,對間接占有人或主人而言,均屬喪失占有。但是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將物拋去者,其是否成立所有權之拋棄須待代理人之承認,此時亦得僅生占有喪失結果。在城市人群擁擠之處失落隨身攜帶的物品,可以馬上認定構成遺失。
3、須無人占有。這是指原占有人已喪失對物的占有,該物還不為任何人所占有而言,其原因則在所不問。若一直有人占有,不論占有人事實上是否意識到此種占有的存在,皆不構成遺失物,而可能構成遺忘物、贓物或誤取誤占物。此“無人占有”特指在被拾得人拾得之前遺失物的狀態,當其被人發現占有之后往往被稱為“拾得物”,但此并不改變其為遺失物之本性。
二、埋藏物
1、一般為動產。
2、須有埋藏事實,以不易被他人從外部發現為必要。
3、埋藏物是有主物,只是所有人不明,而非無主物。
4、由發現者取得所有權;或在他人土地內發現埋藏物的,其所有權的一半屬于發現人,一半屬于土地所有人。法國、德國、日本民法即采此規定。
5、歸發現地點的土地或動產所有人所有,發現人有請求相當報酬的權利,瑞士民法典即作此規定。
6、所有權人等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歸國家所有,國家對發現者給予獎勵。中國和前蘇聯均采此規定。發現埋藏物是事實行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也可為發現人。
三、遺失物埋藏物的區別是什么
1、遺失物與埋藏物的區別標準是:發現的時候,是否是處于被埋藏與他物之狀態。
2、拾得遺失物或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隱藏與先占的區別:前者的物為有主物,后者的客體是無主物。
3、所有權人等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埋藏物歸國家所有,國家對發現者給予獎勵。
首先,我們可以得知一事物和埋藏物二者的區別是是否處于被埋藏的狀態;其次遺失物是屬于有主物,然而埋藏物是屬于無主;最后遺失物的所有權人有權將遺失物追回,然而埋藏物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是歸于國家所有的。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醫療事故鑒定要哪些材料,鑒定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0車禍負主要責任能走工傷嗎
2021-02-17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別除權與其他破產程序中的權利相比有何不同特征
2021-03-18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概念及條件是什么
2020-12-09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