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尤其除在偏遠地區的農民,在從事勞作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埋藏物。在地下的埋藏物,有些是屬于文物。很多農民疑惑的是當我們發現了埋藏物文物的時候應該怎么辦呢?如果將埋藏文物據為己有是否合法的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討論!小編將為您解答。
埋藏物文物的所有權是誰?
一、在埋藏物中,有些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這些物并不屬于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而依法歸國家所有。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三十二條 在進行建設工程或者在農業生產中,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文物,應當保護現場,立即報告當地文物行政部門,文物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如無特殊情況,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趕赴現場,并在七日內提出處理意見。文物行政部門可以報請當地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機關協助保護現場;發現重要文物的,應當立即上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報告后十五日內提出處理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七十九條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受單位應當對上交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規定。
漂流物是指漂在水面隨水浮動的物品。拾得漂流物是指發現他人的漂流物而予以占有的事實。拾得人有返還的義務。
埋藏物,是指包藏于他物之中,不容易從外部發現的物。埋藏物以動產為限,不動產從其體積、固定性等方面講,一般不會發生埋藏的問題。埋藏物一般都埋藏于土地(稱為包藏物)之中,但也不全是如此,例如埋藏于房屋墻壁中的物,也是埋藏物。埋藏物是有主物,它只是所有人不明,而非無主物。
隱藏物是隱藏于它物之中的物品,如隱藏于夾墻中的物品。隱藏物品的人,稱隱藏人,發現隱藏物的人,稱發現人。
依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的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后,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物質獎勵。應當指出的是,在埋藏物、隱藏物中,有些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這些文物并不是所有人不明的物,而是國家所有的財產。
本條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物權法第一百零九至第一百一十三條對遺失物的權屬、保管、拾得人報酬請求權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當然這是以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為前提。
文物保護法的特別規定體現在第二十七條和第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一切考古發掘工作,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私自發掘。”
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在進行建設工程或者在農業生產中,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文物,應當保護現場,立即報告當地文物行政部門,文物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如無特殊情況,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趕赴現場,并在七日內提出處理意見。文物行政部門可以報請當地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機關協助保護現場;發現重要文物的,應當立即上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報告后十五日內提出處理意見。依照前款規定發現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哄搶、私分、藏匿。”
我們可以得知,發現的埋藏物中那些具有文化歷史藝術價值的物品屬于文物的范圍。而埋藏物文物是屬于國家所有的。小編提醒大家,發現埋藏物文物一定要及時像行政部門報告,針對這一情形,行政部門可以給報告人獎勵。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無主物歸屬界定是什么?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的內容
2021-03-20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同住人有權得到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14同樣是拆遷,公益拆遷補償怎么不一樣
2021-03-17協議拆遷與征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