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是抗辯權的一種,在雙務合同的履行中十分常見。一般來說,當事人在簽訂合同后,如果發現對方存在違約的可能時就可以行使這種抗辯權。但是具體來說不安抗辯權要件有哪些,在行使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相關的法律知識。
一、不安抗辯權的成立要件
不安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其成立要件包括:
1、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不安抗辯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存在對價關系。
2、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3、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4、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5、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6、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二、不安抗辯權的效力
1、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
按合同法第68條規定,先給付義務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的,有權中止履行。所謂中止履行,就是暫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履行義務仍然存在。在后給付義務人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此處所謂適當擔保,既指設定擔保的時間適當,更指設定的擔保能保障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得以實現。至于擔保的類型則在所不限,可以是保證,也可以是抵押、質押等。
2、先給付義務人解除合同
按合同法規定,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后,后給付義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由先給付義務人通知后給付義務人,通知到達時發生合同解除效力;但后給付義務人有異議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與仲裁機構確認合同解除效力。
不抗辯權的行使必須以存在法定的事由為前提,這些事由已經規定在合同法中。不安抗辯權的行使不以提起訴訟為必要,換言之,只要當事人通知到達對方即可產生抗辯的效果。以上就是行使不安抗辯權要件的要求。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分別指的是什么
2021-02-11網上交通違章多久時間處理完
2021-01-21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出讓土地轉讓條件有哪些
2021-02-25拆遷安置房買賣程序是怎樣的及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19宅基地拆遷補償程序有哪些
2020-12-12土地賠償款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