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亂單位秩序的立案追訴標準是什么
本行為表現為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影響工作、生、營業、醫療、教學、科研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實施這種行為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施加壓力,制造事端,以實現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或者發泄不滿情緒。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下以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一般是指多次擾亂單位秩序或者造成較大影響、較嚴重后果的情形。對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二款之規定,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所謂首要分子,是指在聚眾擾亂單位秩序行為中起組織、策劃作用的主要成員。
擾亂單位秩序的行為認定
l、擾亂單位秩序行為的主體是達到責任年齡,具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本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秩序,具體是指機關、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秩序。侵犯的對象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實施這種行為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施加壓力,制造事端,以實現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或者發泄不滿情緒。
2、擾亂單位秩序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影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擾亂,是指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進行干擾和破壞,從而影響其工作正常進行。擾亂行為既有暴力性質的,也有非暴力的。暴力性質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
(1)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砸辦公用具、物品、門窗等物,毀壞文件材料等。②糾纏有關國家工作人員、職工、教師、科研人員等。非暴力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①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起哄、鬧事、辱罵。
(2)擅自封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出入通道。
(3)占據辦公室、實驗室、教室、生產車間以及其他工作場所。
擾亂行為必須造成一定的社會后果,即"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的",如有的被辭退的違紀職工拒絕接受企業的正確處理,無理糾纏,致使企業不能正常生產;有的病人或者其家屬借醫療事故在醫院大吵大鬧,不聽勸阻,致使醫院的醫療工作受到影響。
構成本行為的前提是尚未造成嚴重損失,即未造成停產停業或者重大經濟損失等其他情形。如果行為人的擾亂行為經有關人員勸阻后,停止擾亂行為,沒有造成影響和損失的,則可不予處罰。
擾亂單位秩序的立案追訴時需要律師服務,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隨時提供一對一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違法法律顧問有責任嗎
2021-01-19常年法律顧問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27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一時疏忽將人撞死的,會被判死刑嗎
2021-02-25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無性婚姻訴訟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3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