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找我我國經濟的發展,法律的條文也在不斷的完善,但是對于人們權利的保護是一直沒有變化的。我國的法律規定,如果在合同的交易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損害當事人利益的情況是可以選擇停止交易的,這就屬于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及成立條件是什么?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66條之規定,同時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可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之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乃是指雙務契約中當事人之一方于他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可以拒絕提出自己的給付之抗辯權。舉例而言,甲、乙間訂立一個買賣契約,其內容為甲愿以100萬元向乙購買A車,此時在甲未提出100萬元的給付以前,乙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拒絕將A車交付給甲。此原則之法理,乃基于當事人間的公平,并作為一種壓力工具,確保當事人的債權能夠獲得實現,避免造成無謂的損失。
二、同時履行抗辯權成立要件
1、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功能上的牽連性,因而它適用于雙務合同,而不適用于單務合同和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的,系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生的對待給付。如果雙方當事人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發生,即使在事實上有密切關系,也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
這里的債務,首先應為主給付義務。在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系時,也應認為它與主給付義務之間有牽連關系,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雙方互負的債務應具有對價關系。該對價關系不強調客觀上等值,只要雙方當事人主觀上認為等值即可。
2、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使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同時履行,所以,只有雙方的債務同時屆期時,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負有先履行的義務,就不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管轄,而讓位于不安抗辯權或先履行抗辯權。
3、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原告向被告請求履行債務時,須自己已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則,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不過,原告未履行的債務或未提出履行的債務,與被告所負的債務無對價關系時,被告仍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告的履行不適當時,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原告已為部分履行,依其情形,被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時,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4、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對方當事人的對待給付已不可能時,則同時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達到,不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問題,應由合同解除制度解決。
同時履行抗辯權存在的基礎在于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所謂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是指給付與對待給付具有不可分離的關系。可分為發生上的牽連性、存續上的牽連性和功能上的牽連性。所謂發生上的牽連性,是指一方的給付與對方的對待給付在發生上互相牽連.即一方的給付義務不發生時,對方的對待給付義務也不發生。所謂存續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致不能履行時,債務人免除給付義務,債權人亦免除對待給付義務。所謂功能上的牽連性,又稱履行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所負給付與對方當事人所負對待給付互為前提,一方不履行其義務,對方原則上亦可不履行,只有如此,才能維持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同時履行抗辯權正是這種功能上的牽連性的反映。
上述思想正是誠實信用原則的應有之義,所以,同時履行抗辯權也是誠實信用原則所要求的。當然,誠實信用原則同時也限制了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濫用。在當事人一方已為部分給付時,對方當事人若拒絕其給付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則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
現在抗辯權我們的生活中運用是比較廣泛的,這是因為我們經常會用到合同。人們會比較好奇同時履行抗辯權及成立條件,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只能運用在雙務合同中的,一方的當事人沒有給付的條件的話先支付的一方就會有利益的損失,這時候可以履行抗辯權。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6征地補償流程有哪些
2021-03-22農民遇上違法征地,可以拒絕簽字么
2021-03-1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