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遺棄物,大家可能聽起來有些許陌生,比如在路上撿到財物,這時候這個財物就被稱作遺棄物,將其據為己有在法律上就被稱為占有遺棄物。對于遺棄物,法律對其有相關的規定。那么,根據法律規定占有遺棄物屬于什么情況?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釋這個問題。
占有遺棄物屬于什么
對遺棄物,法律沒有特別規定時,按先占原則取得所有權,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時,從其規定。
一、遺棄物
拋棄可以消滅所有權,使有主物成為無主物,此處所說的拋棄物是指被拋棄所有權的動產。拋棄行為,首先要有拋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拋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實施拋棄行為,即放棄對動產的占有。
二、先占
按照通說,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無主動產,即取得該動產之所有權。
三、先占的構成要件
(一)先占的客體是無主物
這是構成先占的前提條件。所謂無主物,指不屬于任何人所有之物。若一物已經屬于他人所有,則不可能再為另一人所有。
先占之物是無主物,這是先占與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的根本區別。遺失物、埋藏物等是有主物,只是暫時脫離了所有人或對其有占有權的人的支配,因此不能由拾得人、發現人憑借發現行為和拾得行為自動取得所有權。
當一物難以判明為無主物或遺失物、埋藏物時,為保護真正的權利人,應推定為遺失物和埋藏物,按民法中相應的制度去處理。
(二)有先于他人占有無主物的事實
這是構成先占的事實要件,即行為人實施了先占行為。占有行為屬于事實行為,不需要行為人有行為能力,所以未成年人先于他人占有無主物也可成立先占。占有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完成,在此情況下,發出指示的人為先占人。
依據民法原理,先占行為不得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例如通過欺詐、脅迫或暴力手段取得無主物的行為是無效的。
(三)占有物為動產
古羅馬法對無主物采取先占自由主義,對無主物不區分動產與不動產,一律允許先占人取得所有權。但日耳曼法規定,不動產只有國家有先占權,法律允許先占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現代國家多采用日耳曼法,對不動產不允許由個人先占取得,而是由國家享有先占權。
(四)以所有的意思進行占有
這是構成先占的主觀要件。占有人對無主物進行占有時,有將該物完全歸屬于自己支配,排除他人所有的意圖。依據民法原理,對動產的占有均推定為以所有的意思進行占有,由提出相反主張的人負舉證責任。
四、先占是自然權利
先占涉及到自然權利、所有權的起源等問題。在所有權的起源上,梅因、格老秀斯、薩維尼等學者都將所有權的最初產生與占有或先占聯系起來。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之初,一切自然物皆為無主物,通過先占的方式歸屬于某一個體或某一部落。所有權是國家與法律產生后,對物的歸屬和支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認和保護。即通過國家強制力介入,起到定分止爭的作用。所有權產生之后,先占仍然是取得所有權的重要方式。
因此,通過先占取得對無主物排他性的支配權是一項自然權利,是不以法律為基礎而存在的權利,法律只是對這一權利加以確認,而不能反對或否認這一事實。
隨著人類的繁衍和發展,時至今日,大量的自然物都已成為有主物,但自然界中仍有無主物的存在,例如深海中的魚、海邊的貝殼等。況且,有主物可以被所有人拋棄而成為無主物,例如人們扔掉的垃圾等。因此,通過先占取得對這些物的占有和支配是合理的,法律應承認人們先占的權利。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當今社會,對于占有遺棄物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從表面上判斷說先占有的就屬于誰的,我們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對其進行判斷。法律上對于遺棄物的規定也需要進一步完善,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無主物占有即所有可以嗎?
侵占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土地轉讓中要考慮哪些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