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有撿到有價值的物品的情況,如今文明社會大多數人能找到失主一般是物歸原主。但是有時候撿到的物品并不是別人丟失,是別人遺棄的物品,這時候該物品的歸屬權就是一個問題,其實遺棄物相關法律有明確規定,那拾得遺棄物的歸屬法規有哪些?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遺棄物
拋棄可以消滅所有權,使有主物成為無主物,此處所說的拋棄物是指被拋棄所有權的動產。拋棄行為,首先要有拋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拋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實施拋棄行為,即放棄對動產的占有。
二、先占
按照通說,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無主動產,即取得該動產之所有權。
三、先占的構成要件
(一)先占的客體是無主物
這是構成先占的前提條件。所謂無主物,指不屬于任何人所有之物。若一物已經屬于他人所有,則不可能再為另一人所有。
先占之物是無主物,這是先占與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的根本區別。遺失物、埋藏物等是有主物,只是暫時脫離了所有人或對其有占有權的人的支配,因此不能由拾得人、發現人憑借發現行為和拾得行為自動取得所有權。
當一物難以判明為無主物或遺失物、埋藏物時,為保護真正的權利人,應推定為遺失物和埋藏物,按民法中相應的制度去處理。
(二)有先于他人占有無主物的事實
這是構成先占的事實要件,即行為人實施了先占行為。占有行為屬于事實行為,不需要行為人有行為能力,所以未成年人先于他人占有無主物也可成立先占。占有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完成,在此情況下,發出指示的人為先占人。
依據民法原理,先占行為不得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例如通過欺詐、脅迫或暴力手段取得無主物的行為是無效的。
(三)占有物為動產
古羅馬法對無主物采取先占自由主義,對無主物不區分動產與不動產,一律允許先占人取得所有權。但日耳曼法規定,不動產只有國家有先占權,法律允許先占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現代國家多采用日耳曼法,對不動產不允許由個人先占取得,而是由國家享有先占權。
(四)以所有的意思進行占有
這是構成先占的主觀要件。占有人對無主物進行占有時,有將該物完全歸屬于自己支配,排除他人所有的意圖。依據民法原理,對動產的占有均推定為以所有的意思進行占有,由提出相反主張的人負舉證責任。
四、先占是自然權利
先占涉及到自然權利、所有權的起源等問題。在所有權的起源上,梅因、格老秀斯、薩維尼等學者都將所有權的最初產生與占有或先占聯系起來。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之初,一切自然物皆為無主物,通過先占的方式歸屬于某一個體或某一部落。所有權是國家與法律產生后,對物的歸屬和支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認和保護。即通過國家強制力介入,起到定分止爭的作用。所有權產生之后,先占仍然是取得所有權的重要方式。
因此,通過先占取得對無主物排他性的支配權是一項自然權利,是不以法律為基礎而存在的權利,法律只是對這一權利加以確認,而不能反對或否認這一事實。
隨著人類的繁衍和發展,時至今日,大量的自然物都已成為有主物,但自然界中仍有無主物的存在,例如深海中的魚、海邊的貝殼等。況且,有主物可以被所有人拋棄而成為無主物,例如人們扔掉的垃圾等。因此,通過先占取得對這些物的占有和支配是合理的,法律應承認人們先占的權利。
一般來說每個人對遺棄物的先占是一種自然權利,而引起日常糾紛的情況就是出現在關于遺棄物的鑒定之上,更多時候是很難確定一個物品是否是物主主動遺棄的,因此在拾到遺棄物的時候要謹慎處理避免糾紛,也不要因為小便宜而違法受到處罰。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遺棄罪是自訴案件嗎?
遺棄罪怎么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投訴不處理是否可申請復議
2021-01-27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施工中車輛碰撞保險賠償嗎
2021-02-13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