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是合同當事人的一項重要權利,當自身利益受損時,合同當事人可以提出抗辯,中止合同的履行。抗辯權包括好幾種,主要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先訴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等,每種成立條件有所不同。那么先訴抗辯權的行使的條件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具體了解下吧。
一、先訴抗辯權的行使的條件是什么?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合同法》第67條)。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雙方當事人須由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2、須雙方所負的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未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
二、抗辯權主要包括哪幾種?
在合同履行中,當事人可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這些抗辯權利的設置,使當事人在法定情況下可以對抗對方的請求權,使當事人的拒絕履行不構成違約,可以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1、同時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2、先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3、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中止履行。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經營狀部分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用;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第二階段為解除合同。當事人依照上述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綜上所述,在雙方互有債務的雙務合同中,履行順序有先后之分,并且先履行的一方有違約的情況發生時,后履行一方可以主張抗辯權。這就是先訴抗辯權的行使的條件。通過行使抗辯權,合同暫停履行,后履行一方的利益得到了保護。如對方提供擔保或者消除違約因素后,合同方可繼續履行。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成功要重組嗎
2021-02-09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2020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08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