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
刑訴法對于公安機關立案審查期限并沒有明確規定,可以參照《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中的規定,即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重大復雜案件經批準可延長三十日,特別重大可延長六十日。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
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凡犯罪行為人具有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的,就不應當立案。
辯護人是指什么
是指接受被追訴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人。辯護人既可以是律師,也可以是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還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但指定辯護的只能是律師。辯護人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他既不從屬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不從屬于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為工傷的類型有哪些,認定工傷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