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非法拆遷維權如何實行。
遇到非法拆遷,可以采取“民告官”行政復議和“打官司”行政訴訟兩種方式維權。
1、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法》規定,如果對地方政府的行政行為不服的,群眾只能向上一級地方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可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如果只是對執法部門或者拆遷辦作出的決定不滿,可以直接到政府法制局申請行政復議。
法律專家介紹,申請行政復議的法定期限是60天:申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之日起,60天之內要申請行政復議,超期就無效了,但是如果群眾的確不知道決定書早已下達,也可以行政復議,但是必須拿出證據證明自己不知情,如果拆遷者拿出了群眾知情的證據,群眾的復議請求將被駁回。
2、“打官司”。《責令強制拆遷決定書》中就明確規定,“群眾不服決定,也可以在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行政復議和訴訟不能同時進行,可以先復議后訴訟,也可以直接訴訟。
拆遷的相關法規。
要維護自己的權益,當然還是要采用合理合法的手段。這其中,對法律的了解必不可少。與拆遷相關的法律條文一定要弄個清楚明白。
判斷拆遷行為是否合法的幾個標準?
(1)是否有拆遷管理部門批準的《房屋拆遷許可證》。
(2)是否在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
(3)是否在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期限內實施拆遷。
拆遷的初期,被拆遷人一定要注意搜集有關拆遷方面的各項文件,包括公告,通知,甚至公開信,尤其是要搜集搬遷獎勵的方案、拆遷許可證、安置補償實施細則及辦法等。
其次,拆遷公告發布不久,就會有拆遷公司上門洽談,此時要索要他們的授權委托書,以及讓其出示工作證和拆遷人員的資格上崗證。未取得《拆遷崗位證》不得從事拆遷代辦業務,未出示或不愿出示《拆遷崗位證》的,被拆遷人有權拒絕與其商談拆遷補償事宜。
實施強拆的法定程序
(一)依據《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五條“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
1、履行義務的期限;
2、履行義務的方式;
3、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有明確的金額和給付方式;
4、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第三十六條“當事人收到催告書后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記錄、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第三十七條“經催告,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
(1)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2)強制執行的理由和依據;
(3)強制執行的方式和時間;
(4)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5)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在催告期間,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財物跡象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決定。”和第三十八條“催告書、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拒絕接收或者無法直接送達當事人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送達。”
(二)依據《城鄉規劃法》第六十五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和“第六十八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三)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執行的,一般由作出征收補償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執行。”
(四)依據《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條“農村村民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和第八十三條“依照本法規定,責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對繼續施工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對非法拆遷維權的辦法,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于一些拆遷等問題,可以咨詢當地的一些政府,并國家對此會進行相應的賠償,使得人們的權益受到保護,故大家可以多去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如何融資
2020-12-25醉駕拘役在里受苦嗎
2021-01-14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