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物也就是由物品所有人遺失的物品。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有拾到他人遺失物的經(jīng)歷,大多數(shù)人的做法是將遺失物返還給物品所有人,但也有一些人會將該物品占為己有。那我國法律上對遺失物的取得所有權有哪些規(guī)定?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提供相關的內容,相信對您會有所幫助。
一、 遺失物的取得所有權有哪些規(guī)定?
2007年十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遺失物拾得制度作出了較為全面、具體的規(guī)定:
(一)關于拾得人的義務和權利
1、拾得人的義務:
(1)通知義務。即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遺失物。
(2)保管義務。即拾得人在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
(3)送交義務。即拾得人若不愿履行通知義務,則應當將遺失物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4)返還遺失物義務。即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對權利人負有返還義務。
2、拾得人的權利。
(1)費用償還請求權。即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2)意定報酬請求權。即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報酬給付義務。
(3)拾得人的遺失物留置權。即權利人支付必要費用和意定報酬的義務與拾得人返還遺失物的義務應當同時履行,若權利人不支付必要費用和報酬,拾得人有權留置遺失物。
(二)關于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
1、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拾得人和有關部門均可成為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主體。
2、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fā)生事由。拾得人和有關部門僅因故意或
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fā)生時間。拾得人在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關于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法律后果
所謂拾得人侵占遺失物,是指拾得人在權利人提出返還請求后,無正當理由拒絕返還遺失物的情形。其法律后果是:若拾得人在權利人提出返還請求后,無正當理由拒絕返還遺失物,則拾得人喪失費用償還請求權和意定報酬請求權,且應承擔返還遺失物的民事責任。
(四)關于無人認領遺失物的歸屬
遺失物自發(fā)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五)關于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的法律效力
一方面,就拾得人而言,若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則拾得人同樣喪失費用償還請求權和意定報酬請求權,且應承擔返還遺失物或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另一方面,就權利人而言,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jīng)營資格的經(jīng)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支付所付的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此外,就受讓人而言,若權利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未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則受讓人實際取得遺失物所有權。
二、遺失物的界定
遺失物須滿足下列條件:
1、須為動產(chǎn)。不動產(chǎn)如土地即使時間久遠致邊界不清也不構成遺失物。除一般動產(chǎn)外,有價證券、銀行存折及各種證書等也屬于動產(chǎn)范疇。
2、須無人占有。遺失物在拾得前必須不為任何人占有。判斷占有是否喪失,應依社會一般觀念,根據(jù)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僅一時喪失對物的占有,并不能構成遺失。因此,占有的物品偶然進入他人地內、建筑物內,均不能構成遺失物。在自己房屋遺失的物品,不能視為遺失物。并且占有喪失必須具有確定性。無人占有是一種客觀狀態(tài),與遺失人的主觀認識無關,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遺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礙遺失物的成立。
3、須非無主物。遺失物占有的喪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法學廣義上的遺失物包括同性質、同特征的漂流物和失散的飼養(yǎng)動物。
個人在拾到他人的遺失物之后,有通知物品所有人的義務,并為其保管,直到該物品返還所有人。但如果個人在拾到他人遺失物之后私自將物品侵占,情節(jié)嚴重,涉及的金額較大的,將有可能會涉及到侵占罪,會承擔刑事責任。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qū)別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28年資深律師國內國際案件豐富經(jīng)驗。國際法學碩士。承辦中外各種重大復雜疑難,經(jīng)濟,刑事,民事,仲裁,婚姻繼承,移民,房地產(chǎn),債務,大醫(yī)療案件,公司,合同,知識產(chǎn)權,執(zhí)行,國際律師見證,各國律師間合作等全類型案件。專業(yè)高級法律顧問。可跟隨中國企業(yè)和公民出國談判,精通用英語工作。曾長期在司法機關工作,30多年的司法行業(yè)相關工作經(jīng)驗。
員工懷孕期間必須調崗的情況有什么
2021-01-09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開發(fā)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fā)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房地產(chǎn)評估的原則
2020-11-30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xiàn)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guī)定
2020-11-26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商業(yè)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