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聾啞人違法犯罪如何認定罪
聾啞人犯罪的行為特點:
聾啞人違法犯罪主要集中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盜竊、搶劫、搶奪等違法犯罪;
(2)因報復行兇的違法犯罪;
(3)為滿足生理欲望的性違法犯罪;
(4)詐騙錢物的違法犯罪。
聾啞人的違法犯罪的主要特點:
1、作案手段簡單直接、目的明確。
聾啞人違法犯罪大多與其生理缺陷有關,甚至以此作為掩護手法。他們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針對財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會道德觀念的正確引導而發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違法犯罪行為。由于社會群體對聾啞人違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對其抱著同情的態度,使其容易得逞。聾啞人在錢財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樣侵占、受賄,他們圍繞錢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盜、搶劫、搶奪方式。
2、團伙犯罪已經成為一大趨勢,情節惡劣。
聾啞人團伙違法犯罪作案頻率高且快,作案時分工明確。一些聾啞人團伙在實施搶劫、搶奪時,手段兇殘,社會危害性極大。
3、被他人引誘、教唆、操縱作案。
一些不法分子專門引誘、教唆、操縱聾啞人違法犯罪。聾啞人文化素質偏低,大多處于文盲狀態。他們當中有的僅能陳述自身及家庭情況,有的則由于愚昧無知,根本不能提供自身及家庭情況。特別是聾啞青少年,由于缺乏辨知能力,法律觀念淡薄,很容易受到社會不法分子的操縱、教唆,進而走向違法犯罪道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聾啞人犯罪,應當和健全人一樣依照法律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予以正視,但從人道主義的精神出發,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并不等于必須或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是根據行為人辨認、控制能力以及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對于那些手段殘忍、情節惡劣,危害后果特別嚴重的,也可以不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聾啞人不屬于無責任能力的人,他們沒有喪失辨別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由于他們在生理上有缺陷,智力發展受到一定限制,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畢竟比健全人要差一些,從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對客觀事物的了解,甚至作出錯誤的判斷,但如果以自己的生理缺陷而無視法律,嚴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同樣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聾啞人犯罪的,要是受指示而做的事情,一般情況下是從輕會處罰或者是不處罰,不過背后的人肯定要被抓起來的,還有一些情況是要知道有的聾啞人作案的造成的損害會更加大一些。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收費停車場被盜無監控如何維權
2021-02-01新勞動法辭退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7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買的二手房拆遷了怎么補償
2021-02-01廠房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14拆遷安置房買賣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