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合同中約定義務的履行順序,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公平的維護合同雙方的合法利益,了解抗辯權的行使條件才能更好的在合同關系中有一個更好的位置,那么不安抗辯權條文有哪些內容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一、不安抗辯權條文有哪些內容
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情形: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什么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民法中抗辯權的一種。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是指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后履行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可暫時中止履行的權利。
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如下:
(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
(二)主張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先履行債務,且其債務已屆清償期。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準備,無從停止履行。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于異時履行。是指
雙方履行存在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
(三)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它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①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②喪失商業信譽;③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④給付特定物
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2、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不安抗辯權,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的主觀猜測。否則,將會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擔違約責任,從而使自己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知道不安抗辯權條文有哪些內容,當合同雙方互相負有債務的時候,后給付的一方履行能力會降低,而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的時候可以申請中止履行不安抗辯權,相關的法律法規都在上文中有所提到,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了解。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誰是行政訴訟案的共同訴訟人
2021-03-22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我國法律關于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規定
2021-01-08用別人的域名算侵權嗎
2020-12-13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