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市場的快速發展,由于各個方面的原因,債務糾紛增加迅速,不少債務人在負債以后,為了逃避債務而隱匿資產,或故意不主張自己的債權,甚至放棄自己的債權,面對這種情況,債權人可以行使代位權。那么行使代位權要符合什么條件呢,而代位權的實施對象又是什么呢?下面將為您作出詳細闡明。
一、行使代位權要符合什么條件
《合同法解釋(一)》第11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經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具體如下:
1、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這個條件應當是不言而喻的。前已述及,不論是合同之債,還是不當得利之債、無因管理之債、侵權之債等,都可以提起代位權訴訟,行使代位權。即不論債的發生原因,只要合法即可。同時,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應當到期。
2、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致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次債務人(即債務人的債務人)不認為債務人有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情況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該條有幾點值得注意:
(1)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債權是金錢之債。由此,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也應當是金錢之債。否則就無法等同,就無法行使代位權。
(2)債務人對次債務人是不以訴訟或者仲裁的方式行使債權。如果債務人對次債務人有催告、催交的行為,不影響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如果債務人已經起訴次債務人,債權人再提起代位權訴訟,就會發生重復訴訟。如果債務人已經對次債務人提起仲裁,債權人再提起代位權訴訟同樣會發生訴訟與仲裁的重疊。這樣,不僅在程序上難以處理,同時也浪費了司法資源,會在事實上剝奪債務人的訴權和申請仲裁權。
(3)對債權造成損害,是指由于債務人的消極行為,致使債權人的債權沒有實現。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消極行為,與債權人債權不能實現具有因果關系。
3、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債權已經到期。
此時債務人才能向次債務人主張清償,債權人才能行使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請求權。但是《合同法解釋(一)》漏掉了一個東西,就是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已經到期。疏漏的原因,是沒有考慮到現行代位權的特點。現行代位權的特點,是債權人直接起訴次債務人,由次債務人直接向債權人清償。
二、代位權的實施對象是什么
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原則上不得處分債務人的財產,違反該原則而處分者,其處分行為無效。那么,債權人能夠行使債務人的哪些權利呢?這就要談代位權的客體。
所謂代位權的客體,是指代位權行使的對象。在99年《合同法》出臺之前,我國的民事立法尚無代位權制度的規定。但隨著我國市場的快速,由于上各個方面的原因,債務糾紛增加迅速,債務案件的執行難度也越來越大,不少債務人在負債以后,為了逃避債務而隱匿資產,或故意不主張自己的債權,甚至放棄自己的債權,這樣就使案件的判決難以執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積極保護。所以立法者針對嚴重存在的三角債,執行難以及債務人逃廢債務的現象,以傳統的代位權為基礎確立了我國民法上新的代位權制度。
債權人的代位權,應針對債務人的哪些權利行使,《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對代位權的客體作了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該規定將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客體限定在債務人對第三人的“債權”且須為“到期債權”。
通過前文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我國現行的代位權制度,是次債務人直接向債權人清償。如果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尚未到期,對債務人的清償請求尚不能成立,怎么能直接要求次債務人清償呢?所以,代位權的行使,必須兩個債權都已經到期才可。至于行使代位權要符合什么條件,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介紹,要是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債權人撤銷權構成要件有哪些
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有什么區別
債權轉讓的車能買嗎,需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訴訟前財產保全申請書是要自己寫嗎
2020-12-08從10樓扔菜刀屬于高空拋物嗎
2021-01-13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有按期送達可以撤銷嗎
2020-12-10附條件生效多久生效
2021-03-06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