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偷盜是一種違法行為,若不加以處罰,則會導致其他民事主體的權益受到侵害,所以偷盜是會受到法律的處罰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會拿走他人暫時遺忘的東西,那么,拿走別人遺忘物算偷嗎?如果算是偷盜,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呢?
一、拿走遺忘物算不算盜竊
拿走暫時遺忘物不算盜竊,如果當事人找到拿走錢包的人不給,數額較大超過5000元以上的,涉嫌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侵占罪和盜竊罪的區別
侵占罪和盜竊罪都以他人財物為對象,都侵犯了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主觀上都是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這是二者的共同之處。但是,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1、犯罪故意的內容和產生的時間不同。前者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業已持有的他人財物,且犯罪故意只能產生于持有他人財物之后;后者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以不為財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獲取他人財物,且犯罪故意只能產生于非法獲取他人財物之前。
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前者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開的或半公開的;而后者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
3、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只能是行為人在犯罪前已經持有的他人財物;而后者的對象則只能是行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財物。其中犯罪對象方面的差異應是區分侵占罪與盜竊罪的關鍵的因素;
4、是否退還所產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前者必須是拒不退還或交出他人財物的,才構成犯罪,而后者即使竊取他人財物之后又主動退還的,也已構成犯罪,主動退贓行為只能作為一個酌定量刑情節來考慮。
故而此時不能算是偷盜,但是,若行為人拿走的是金錢,那么久屬于偷,此時若財產受到侵害的主體報警,那么偷盜者是會受到司法的懲罰的,相應的,若當事人不予追究,那么,將不會受到處罰。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明專利駁回復審周期是多長
2020-11-09哪些種類的商標可以注冊
2020-11-13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