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高利貸,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吧。高利貸在民間借貸中比較常見,而一般出借人為了獲得更高額的利息,往往就會與借款人約定較高的價款利率,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很容易就變成了高利貸。那從法律角度分析的話,究竟高利貸定義是什么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高利貸定義是什么
高利貸是指索取特別高額利息的貸款。或叫大耳窿、地下錢莊,這些現今稱為“放數”的放債人,向“高利貸”借錢,一般毋須抵押,甚至毋須立下字據。它產生于原始社會末期,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之前,在現代銀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間放貸都是利息很高的。
二、哪些借款行為屬于高利貸
高利貸是一種超過正常利率的借貸,一般表現為:期短、息高、復利。高利貸款的年利率一般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36%以上,如果逾期未還,還實行利滾利。
1、借貸利率超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的“同期銀行同類貸款利率36%(包括利率本數)”的,就構成高利貸。
2、計算復利是一種高利貸常見表現形式,不過并非所有計算復利的都屬于高利貸,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分為兩種:
(1)當其利率小于或等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36%時,不屬于高利貸;
(2)當其利率大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36%時,超出部分法律不予支持。
3、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出借人等于減少了借款人實際得到的借款,變相地提高了利率,所以在借款時將利息先行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息。
4、以他人資金轉手高利出借。《人民銀行關于取締地下錢莊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規定“民間個人借貸中,出借人的資金必須是屬于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貨幣資金,禁止吸收他人資金轉手放款。”
如果出借人已經收取了部分高利貸利息,在法院認定利率超過法定標準后,先收取的高利息可抵充未償付的合法部分的本息。
從最新司法解釋中的規定來看,我國現在已經調整了高利貸的認定標準了,現實中,只要民間借貸涉及到的借款利率超過了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36%,那么此時就可以認定構成高利貸。而高利貸在我國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一種關系,當事人要注意因為放高利貸或者借高利貸而造成的其他問題。
高利貸利息多少違法,個人放高利貸違法嗎
高利貸能借嗎,借高利貸的危害
公務員放高利貸違法嗎?會受到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理解除合同不支付賠償金嗎
2021-01-03上海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5股權轉讓發生糾紛可以減資嗎
2021-03-09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取保候審3年了何時結案
2020-11-14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