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惑偵查有什么特點
誘惑偵查學術界又稱其?為警察圈套、偵查陷阱,其本身具有兩大特點:
一是使用詐術;
二是利用對方的某種欲望。因此有學者稱其為“骯臟手段”,認為其有損害國家威信,違反憲法和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誘惑偵查的手段在實踐中較常用于在犯罪人之間進行的且無特定被害人的案件中。因該類案件偵破困難,證據收集不易,所以使用該種偵查手?段實非無奈之舉。
而且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國家在對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以欺騙手段偵查兩者之間進行權衡比較,從而得出了“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價值和政策?選擇。因此可以說它是在特定情況下,針對特定的犯罪行為采取的不得已的方法。
必須具備的特定條件是什么
但這種“不得已”并不是說其具有必然的合法性,它的實施還必須具備特定的條件:
首先,這種偵查手段應該盡量避免,除非其有實施的合理證據和理由。可以采用誘惑偵查手段并不意味著說偵查機關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假扮犯?罪分子去誘惑他人犯罪。其前提是在其已掌握一定的證據基礎上,或基于某種特定的理由而相信特定的人有犯罪的可能,只是由于種種限制而無法取得案件偵查上的實質進展時,才無奈選擇此種偵查手段。
其次,犯罪行為人其主觀上具有犯罪傾向,并明知其實施行為的違法性。偵查機關實施誘惑偵查的目的是為了打擊?和抑制犯罪,而非制造犯罪,因此任何誘導他人犯罪的行為都應排除在誘惑偵查的合理限度內。只有當犯罪行為人有明確的犯罪意向且明知其行為的違法性時,誘惑?偵查才有其有效性。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偵查機關的“誘惑行為”,犯罪行為人在同一種情形下仍會實施該犯罪行為,而且這種犯罪意向來源于犯罪行為人本身,而非?偵查機關的“誘導”。
誘惑偵查法律根據
對誘惑偵查,我國《刑事訴訟法》的153條規定"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時候,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可以由有關人員隱匿其身份實施偵查。但是,不得誘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發生重大人身危險的方法。"。依"法定主義"看,國家機關必須遵循"法有規定按法辦,法無授權不得行"的原則行使職權,法律上沒有肯定的不得行使,否則就是違法(至少在公法層面上如此)。我國學者認為:"未超過合理限度,且為偵查所需要并作為偵查策略使用的具有欺騙因素的偵查和預審,其合法性是被司法實踐和法理所認可的。""但從法理和實踐分析,在特定限度內實施這種偵查手段應當被允許,這是由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與使用欺騙性偵查手段的負面影響兩者之間相權衡而作出的價值和政策選擇。"
1、合法性
"犯意誘發型"之誘惑偵查,不但從實體法上違反了罪責自負的原則,而且從程序法上違反了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追究犯罪的程序和步驟。從法律價值層面分析,其亦存在難以克服的弊端:侵犯了公民不受公共權力干涉的基本權利,利用人性弱點陷人入罪背離了政府打擊犯罪、抑制犯罪的本職,偵查機關權力濫用、易滋生腐敗等。總之,其背離了現代訴訟(包括偵查活動)的公正價值,有損于國家機關的威信,背離了法律精神,違背了社會的價值標準,造成極壞的消極影響,我國亦當禁止之。
2、合理性
從合理性問題上分析,"機會提供型"誘惑偵查確具有其存在的現實性基礎。自20世紀初,隨著各種新型犯罪特別是所謂"無被害人犯罪"的猛增,加之犯罪手段日益先進,涉案人員基于自身利益極力庇護犯罪行為,此類犯罪具有天然的隱蔽性,使犯罪行為的發現及證據的收集變得十分困難,靠被告人和其他人控告、舉報后進行現場勘驗、搜查等傳統方法已經不可能達到偵破案件、捕獲罪犯的目的。為維護社會利益,法律應在一定限度內允許偵查機關為偵破此類犯罪采用誘惑偵查方式,況且對犯罪嫌疑人使用具有一定欺騙性的偵查手段尚未逾越被普遍認可的國家機關的道德責任界限,故而具有一定的法律許容性。此類誘惑偵查作為偵破特殊案件的必要性手段已被世界各國頻頻使用,亦為大多數國家、地區和組織(包括歐洲人權法院)所肯定,我國現實的做法更是如此。我們需要做的是盡快以立法的形式來規制此類偵查方式,避免因法律漏洞而造成的司法混亂。
3、理性選擇
就我國的立案后再偵查之"被動型"刑事偵查立法而言,其缺陷也日益突顯,確是不能滿足有效打擊一些犯罪的需要。為了更及時地保護公眾的利益,維護社會秩序,即時進行偵查的迫切性明顯地擺在我們面前,采取世界各國普遍做法即初步偵查與正式偵查相結合當系我們理性的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誘惑偵查的特定條件是在其已掌握一定的證據基礎上,或基于某種特定的理由的犯罪者,而且犯罪行為人其主觀上具有犯罪傾向,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先交首付再簽購房合同合理嗎
2020-12-13在商場摔傷賠償金額一般是多少
2021-03-14合伙財產質押的主管機關是誰
2021-02-12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