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名是法律規定當中存在著善意取得這項制度,大家對于善意取得,可能都是從表面上進行理解的,但是法律上規定是比較復雜的,在適用善意取得的時候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比如說很多人都想要知道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遺失物適用善意取得嗎?
一、遺失物和贓物適用善意取得嗎?
原則上遺失物和贓物是不適用善意取得的,但是符合一定條件的遺失物和贓物是可以善意取得的。
我國物權法規定了遺失物不得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物權法又規定了取得兩年之后適用。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30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全面放開了對贓物適用善意取得的范圍,至此所有刑事案件中的贓物都適用善意取得。
二、善意取得應該符合的條件:
(一)出讓人無權處分;
(二)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第三人必須是善意的。善意一詞是拉丁文bona fides來的,亦稱不知情,指不知存在足以影響法律效力的事實的主觀狀態。我們這里所說的善意是指第三人不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轉讓。
善意取得,是第三人不知并不應知轉讓人是非法轉讓,一般是誤信其為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例如,錯誤地認為動產的承租人、借用人、受寄人、運送人是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并且依轉讓物當時的環境,他也不應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轉讓,如果是對讓與人的行為能力、代理權的范圍、意思表示的瑕疵發生誤解,不受善意取得的保護。
第三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這里的善意,是指取得標的物的第三人不知道或者不應當知道占有人為非法轉讓。這里不僅不要求第三人有出讓人有權處分的確信,而且是推定任何參加交易的第三人都具有這種善意。物權法對這種善意的保護,是公信原則的體現。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惡意第三人。惡意就是第三人依當時的情況知道或應當知道轉讓人無讓與的權利。即根據當時的環境,依交易的一般情況,可以得出讓與人無權讓與的結論,則第三人應視為惡意。例如第三人以不正常的低價購買物品,如無相反的證據,應認為是惡意。
(三)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四)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首先,小編在這里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從原則上來說在我國遺失物,他是不是用于善意取得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符合一定的條件也是可以適用善意取得的。除此之外,小編還給大家介紹了善意取得的要件。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應該包括什么內容
2021-02-16污染環境罪罰多少錢
2021-03-12掛靠貨車投保后出險保險公司是否有權拒賠
2020-12-22企業債權人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嗎
2021-03-08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自愿原則
2020-11-16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拆遷沒有房產證可以獲賠嗎
2020-12-01